美文网首页初见
拖延从来不是病

拖延从来不是病

作者: 雪瓶老师 | 来源:发表于2020-06-11 08:59 被阅读0次

我之前一直认为在部分事情上的拖延,是因为自己的时间管理、精力管理方面还有可以提升的空间,于是把很多的注意力放在研究如何通过时间管理、精力管理,提升事情完成的速度,解决拖延这件事。

今天读了《拖延心理学》,才发现,拖延从根本上讲并不是一个时间管理方面的问题,也不是一个道德问题,而是一个复杂的心理问题。根本而言,拖延的问题是一个人跟自身如何相处的问题,它反映的是一个人在自尊上的问题。

仅仅是看完这个开篇,我就有一种脑洞被打开的感觉。作者提到:自我价值感是以自我接受的能力为基础的,它包括接受我们的生理状况,接受我们的历史,接受我们的环境,以及接受我们作为人的诸多局限性。

作者简·博克(Jane B.Burka)和来诺拉·袁是美国流行心理医生,他们主要做的事情是科普,通过对从拖延字源学开始,探索拖延显现的认知心理学、精神分析学、社会心理学、神经生物学等各方面的原因,并给出了详细的指导改善方案,他们通过二十多年的深度科学研究,不断累计有关拖延最近的科研成果,最终写出了本书。

把我很喜欢的几个点分享给大家:

1、拖延存在于每一个人身上

塞缪尔·约翰逊(Samuel Johnson):“我们一直推迟我们知道最终无法逃避的事情,这样的蠢行是一个普遍的人性弱点,它或多或少都盘踞在每个人的心灵之中。

2、拖延怪圈

1)这次我想早点开始;

2)我得马上开始;

3)我不开始又怎么样呢;

·我应该早点开始;

·我可以做任何事,除了这件.....;

·我无法享受任何事情;

·我希望没人发现;

4)还有时间;

5)我这个人又毛病

6)最后的抉择:做还是不做

道路之一:不做

·我无法忍受了

·何必庸人自扰呢;

道路之二:做-背水一战;

·我不能再坐等了;

·事情还没有这么糟,为什么当初我不早一点开始呢;

·把它做完就行了;

7)我永远不会拖延!

3、成长型思维&固定型思维

书中提到了两种思维方式:成长型思维和固定型思维,正好和2018年对我个人有非常重要影响的一本书《终身成长》,提到的理念是不约而同的。

德威克:“成功是为了学习和进步,还是为了证明你聪明?

4、重新定义时间

1)古希腊人认为时间有两个方面——钟表时间和沉浸时间,钟表时间之外的时间才有意义和价值。

2)现代人认为时间分为:客观时间和主观时间。

·客观时间:是由钟表和日历来衡量的,它是不可更改的,可预知的:我们都知道每年都会有4月15日;电影在7点15分开场,如果你没到那里,你就错过了开头。每一个生日都标志着你离生命的起点又远了一年,离生命的终点又近了一年。

·主观时间:我们对时间的流逝都有自己独特的感觉,这种感觉不可量化的,也无从比较,它是我们对于钟表之外的时间的经验。对时间有一个独特的主观感受可以使你对自己更具有一种独一无二感,这为你的内在时钟和你的生物节奏留出了空间,并对你在芸芸众生中寻找自我感觉极为重要。它会帮助你摆脱那种依循季节周期变化而形成的线性时间观。与那种被钟表时间束缚着的感觉不同,在主观时间留出的弹性空间中,你可以更自由地呼吸。

·事件时间:主观时间的一个变体就是,它指的是围绕着一件事情的发生、发展而定位你的时间感。有时候,这些事件发生在大自然中,比如季节、潮汛、洪水或者风暴(例如,暴风雨之前和暴风雨之后就是这样一对时间概念)。当你想“写完这份记录之后我要去参加一个会议”的时候,你使用的就是事件时间,

3)时间感的演化

分为:婴儿时间、幼儿时间、儿童时间、少年时间、青年时间、中年时间、老年时间。

4)津巴多:人们是参照基于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不同坐标来感知时间的。如果你只是局限于其中某一个时间坐标,那么你的生命观就会发生偏差和受到局限。那些可以在三种不同的时间坐标参照中保持平衡的人最有可能适应社会发展的步伐,也更能够充分地享受生活。

5、改变是一个过程

6、寻找拖延的原因并逐个击破

1)对成功所需的能力缺乏自信。

破局法:设立一个比较现实的、能够达成的、同时又容易衡量的目标。然后你把这个目标细分成可以容易操作的几个小单元,每个小单元你都可以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它。

2)对要去完成某个任务有反感心理:认定做事的过程中会遭遇很多困难,结局也会很惨。

破局法:寻找支持你的友好同盟,用社交经验奖励你自己,通过委派任务而减少自己的待办事项,限定任务量以免你过于忙碌,放手不管那些对你不重要的事情,管理你的不良情绪。

3)目标和回报太遥远了,感受不到对我有什么意义。

破局法:将任务切分成小段,并经常地奖赏你自己。使用一些改善你和时间关系的小技巧,让未来不再那么模糊,使之与当下的联系更为紧密。发掘自我价值观,随时提醒自己:一个长远的目标对界定你是谁以及你想要什么是非常重要的。

4)无法自我约束,例如容易冲动和分心。

破局法:用冥想和运动,让身体和大脑放松。

7、怎么让击破更加高效

1)一次尝试1个技巧;

2)慢慢来;

3)观察内心的抵抗;

4)使用笔记/日记;

5)自由书写;

6)考虑心理治疗。

8、奔跑吧,少年!

1)作战前传:拖延大盘点。盘点你内心的挣扎、外在的与内在的后果、记录你拖延的借口(以周围单位记录你的借口,留意这些念头,保持情形认知,观察他们怎么影响行为)。

2)作战武器 :明确的目标与可行性计划,SMART+PDCA。

3)作战方法。

·学会怎样判断时间;

·学会“接受”和“拒绝”;

·利用你的身体减轻拖延;

相关文章

  • 拖延从来不是病

    我之前一直认为在部分事情上的拖延,是因为自己的时间管理、精力管理方面还有可以提升的空间,于是把很多的注意力放在研究...

  • 拖延不是病

    有这么一个场景,快下班了,好兴奋,今晚要写一篇文章发表在简书上,穿过辗人山人海,辗转两条地铁线,终于回到了家。好累...

  • 拖延?不是病!

    一起成长读书会-阅读分享第61天 关于如何治疗拖延症的书,比比皆是。今天读完的是《终结拖延症》。作者威廉•克瑙斯是...

  • 如何应对“拖延症”?-2023-01-12

    拖延是病吗?绝对不是,拖延不是病,是个你思维的建构,那如何对应拖延症吗? 第一,你自己认为“拖延”是种病症,多以就...

  • “拖延症”不是病!

    说起拖延症,本人就是中度拖延症患者。 这篇文章从上周末就想写了,一直拖到现在才肯动笔,心里总是想写好一些,一拖再拖...

  • 拖延其实不是病

    以前读书时拖延得特别厉害,每次放假,就搬出一堆的书,这是要复习的,这是该做的……放完假,再把书原封不动的搬回去,既...

  • 拖延症不是病

    你有没有发现自己有这样的现象,作业不到最后一天期限是不会开始动笔做的,期末考试不到最后几天是不会开始复习的,想要开...

  • 拖延症不是病

    2017年03月22日 雨: 学习: 跟读内容:《伤寒论》(二)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第十;《庄子》6-02;《文学启...

  • 扎心又颠覆认知的“学会拖延”

    拖延症不是病。 如果把拖延当成是一种病,总想着克服拖延就是要先治病,那就错了。 首先我们要认识到,为什么会产生拖延...

  • 浅谈拖延症

    拖延症就是本该早点完成的事,拖到后面完成。 话说,拖延症是个病。又好像不是病,好像每个人都有。有人说拖延症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拖延从来不是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wjvt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