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作者: 布林小白 | 来源:发表于2020-10-27 15:10 被阅读0次
图片来源网络

宿建德江[16]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17],日暮客愁新[18]。

野旷[19]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译文】

我乘船停泊在新安江畔,日暮黄昏,新的愁绪又充满我的心田。江边的原野空旷辽远,远处的天仿佛在树的下面;江水非常的清澈,水中的明月就在人的身边。

[16]建德江:指新安江流经浙江衢县至建德县的一段。

[17]烟渚:水汽笼罩的小洲。

[18]客愁新:又添新的羁旅漂泊之愁。

[19]旷:远、辽阔。

[20]天低树:远处的天比树还低。

图片来源网络

[评析]

本诗抒写旅途中的乡思。首句叙事点题,随着船的行进自己停泊在雾气迷蒙的江渚旁边。次句点时抒情,“客愁新”为全诗主旨所在。“新”字暗示原来已经有愁,此时是又添新愁。愁的具体内容是什么没有指出,但在后两句的景物中可以体会出来。平野空旷寥廓,诗人乘坐的小船显得极其渺小,而诗人本人也更觉孤单。那轮近人的月亮更增加诗的意蕴。月亮近人,与人亲近,更显出人的孤单寂寞。月亮是圆的,而人却不能团圆;如此美好的月夜,诗人在外奔波,与亲人不能团聚,至此,愁的内容便可体会出来。情景交融,含蓄有致。

八阵图

杜甫

功盖分三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图片来源网络

[译文]

诸葛亮的功绩超越三国时期的所有英雄,他的成名则在于那扑朔迷离的八阵图。江水日夜奔流,而八阵图的石头并不移动,仿佛在对历史进行倾诉,蜀汉的最大失误,便是大动干戈兴兵伐吴。

[注释]

[23]八阵图:故址在今四川奉节县南,由天、地、风、云、龙、虎、鸟、蛇八种阵势所组成的军事操练和作战的阵图。由诸葛亮创造。刘禹锡《嘉话录》:“八阵图聚石分布,宛然犹存。峡水大时,三蜀雪消之际,水落平川,万物皆失故态。诸葛小石行列依然,如是者近六百年,迄今不动。”除奉节外,于弥牟镇、棋盘市均有八阵的遗迹。

[24]失:失误。

[25]吞吴:想要吞掉吴国。指刘备伐吴事。

图片来源网络

[评析]

本诗写于杜甫初入夔州时的大历元年(766),在去游览凭吊八阵图遗迹时即兴所作。本诗赞美诸葛亮的丰功伟绩。首句写诸葛亮为建立蜀汉政权立下汗马功劳,是出现三国鼎足而立局面的关键人物,故功绩最高。次句切合题面,用高度概括的笔法赞美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八阵图的存在便把诸葛亮运筹帷幄,胸有雄兵百万的军事家的风度和才能突出出来,以点带面,以少胜多。

图片来源网络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wlpm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