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我们爱写日记
《奇特的一生》| 怎么更好地生活,记录时间!

《奇特的一生》| 怎么更好地生活,记录时间!

作者: 读行时光 | 来源:发表于2019-02-16 22:36 被阅读41次

    如果你有过理财经历,就会明白“记账”的重要性。它能让我们知道自己的钱都花在哪里,以及某些方面不必要支出,而这些也许是我们意识不到的。

    “记账”能让我们控制自己的消费行为,那么,“记录时间”可以发挥什么效果呢?

    《奇特的一生》这本书讲述了柳比歇夫的56年时间开销记录,成就一生传奇的故事。

    《奇特的一生》

    柳比歇夫坚持了一生的时间记录,取得什么成就呢?

    ● 发表70来部学术著作。其中有分散分析、生物分类学、昆虫学方面的经典著作,在国外广为翻译出版。

    ● 撰写论文和专著,共一万二千五百张打字稿。

    ● 收集的科研材料比动物研究所多五倍。他讲课且当大学教研室主任兼研究所负责人,利用休息常常实地研究昆虫。研究地蚤的分类,搜集了一万三千只共三十五篇地蚤标本。其中五千只公地蚤做了器官切片,总计三百种。

    ● 知识面广博,治学精深。谈起英国的君主制度,他能够说出任何一个英国国王临朝秉政的细节;说到宗教,不管是古兰经、犹太传经,还是罗马教廷的源流、马丁·路德的学说、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思想……他都是如数家珍。他懂复变数理论、农业经济、罗·费歇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古希腊古罗马……

    柳比歇夫一生的成就,在于坚持多年的“时间统计法”,无论任何活动,即使是休息、看报、散步,他都记下花费的时间。每天、每月、每年,他都要做总结和计划,56年来没有一天中断过。

    可是这样近乎疯狂的“时间统计法”对于大多数的我们来说,几乎没多少人能真正做到。这一点,正如作者所说的,要推翻它比理解它容易多了

    读了这本书,我深深地为柳比歇夫的执行力折服。到底内心要强大到何种程度,才能让自己的一生如此自律。原来,人的一生还能做这么多事情!

    我的眼前仿佛看到了一个钢铁意志般的人,风雨无阻,什么也阻挡不了他去完成既定的任务。他是计划生活的骑士、机器人、献身于他的方法的苦行僧……

    透过这本书,我们能从中获得什么呢?

    1、你为什么要进行时间开销记录

    柳比歇夫进行时间统计法,是因为在他年轻的时候,就确定了一生的奋斗目标——创立生物自然分类法。

    他能够感知时间的紧迫性,想在科学领域获得尽可能大的收获,于是他竭尽所有精力集中到一个目标上,按照尽善尽美的几何学来安排自己的生活。他在自己身上做实验,他的成功,确认了他方法的胜利。

    透过记录时间,我们可以知道自己都干了些什么,时间都花在哪,浪费了多少时间,怎么浪费的,为什么浪费,从而掌控自己的行为模式。

    可是,在进行时间开销记录之前,我们要做的是,明确自己为什么要做。

    即使你知道时间开销记录有很多好处,可这样干巴巴、机械性的记录,让人很难持续进行,又有多大意义呢?

    要知道,这些好处的前提是我们必须明确自己的目的,我们想实现怎么样的目标,“时间开销记录”只是手段和方法,来辅助我们达成自己的目标。

    所以,我们应该想想自己想达成怎样的目标,再考虑是否进行时间开销记录。

    2、时间开销记录怎么做

    柳比歇夫的时间开销记录是怎么做的呢?

    除了自我工时的标定,任何活动比如休息、看报、散步,他都记下时间,多少小时多少分钟。在每天晚上临睡前,他就总结当天把时间花在什么上了,花了多少,最后算出基本工作消耗的时间。

    柳比歇夫时间统计

    我就没有计算过,说不出我一年看几场电影,看了多少书 ,看的书是逐年增加还是逐年减少。每年有多少时间用在路上,用于交际和运动?我的工作精力、我的爱好和兴趣有什么变化……我原以为了解自己的,可是接触到柳比歇夫的那些总结,我才明白我其实是对自己一无所知,一点也不了解自己。

    想起我现在计划每周读一本书,写一篇读书笔记,可有时写书评的时间甚至比我看书的时间还长。看来我或许可以效仿这种记录方式,统计看书的时间和写作的“成本核算”时间,然后进行比较,找出可改善的地方。

    3、做计划和总结

    每个月底柳比歇夫都要做小结,画了一些图,列了一些表。到年终,又根据每月小结做一份年度总结,列出一览表。

    每月小结虽然巨细备载,年度总结中仍把所有干了的、读了的、看了的统统收集到一起,加以计算,分门别类。一年来的工作和休息——简直是什么事情都要结算累计。

    年度总结是篇幅浩瀚报表。以一九三八年为例:多少时间用于生态学、昆虫学、组织工作、动物研究所、基塔耶沃的水果研究所;多少时间用于同人们打交道、路途往返、家务。从这份年度总结中可以了解到看了多少书,都是什么书,各国文字的文艺作品看了多少页。一年竟看了九千页,共用二百四十七小时。

    每一年过去,柳比歇夫都要进行分析研究,统计学的一切办法都用上了。

    总结之后就要制定下个月的计划。在他看来,没有总结的计划是盲目的计划,光做计划,却不考量计划能不能完成,是不切实际的,而对时间的结算也是对计划的总结。

    “制订年度计划或月计划时,不得不依靠过去的经验。例如计划要看一本什么书。根据经验知道,我一小时能看二十——三十页。我就根据这个老经验来订计划。

    除了年度计划,柳比歇夫还把他一生的时间制订成一个个五年计划。每过五年,他把度过的时间和经过的事分析一通,可以说是做个总鉴定。

    奇特的一生

    4、分类管理的体系

    “对分类工作的热忱,好比是他智慧的光学仪器,通过这个仪器,他能洞察世界。”

    这是柳比歇夫进行分类的思想精髓,他将分门别类的思想运用到生活的各个层面,比如

     将收藏的文件都编号,装订成册。

    诸如学术通信,事务信函,生物学、数学、社会学的教案,日记,论文,手稿,回忆录,笔记本,札记,学术报告,照片,书评……都依次进行分类编号,当需要的时候可以随手拈来。

    ● 对每天的工作任务分类,并有所倾向。

    第一类工作包括中心工作(写书,搞研究)和例行工作(着参考书,做笔记,写信)。第二类工作包括做学术报告、讲课、开学术讨论会、看文艺作品。

    用各种各样的体系把日常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保管资料的体系、通信的体系、保存照片的体系等等。当需要的时候,即使不能“记忆如泉涌”,他也能象从书架上抽出一本需要的手册一样,在脑中找到这些材料。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可以尝试运用这种分类的思想。比如阅读的时候,我们要确定阅读的书单,进行主题式阅读,你就能发现同主题书籍的一些共性,也便于总结,对于资料文件整理也如此。

    5、善用碎片时间

    对于如何利用碎片时间,柳比歇夫考虑得几乎无微不至。

    “想方设法利用每一分钟,利用任何所谓的“时间下脚料”:乘电车、坐火车、开会、排队……”

    在一天之内,他是怎么安排读书时间的呢?

    清早,头脑清醒,就看严肃的书籍(哲学、数学方面的)。钻研一个半到两个小时以后,看比较轻松的读物——历史或生物学方面的著作。脑子累了,就看文艺作品。

    我的读书方法使我在某种程度上落后于别人,他们看书比较浮皮潦草,这样有许多精彩的东西消化不了,看过的东西很快会忘记。至于我看书的办法,能使我得到十分清晰牢固的印象。所以,随着岁月的推移,我的库存要比别人丰富得多。

    出门旅行,他就在旅途车上看书,外语也是在途中学会的。短期出差,在火车上要带一定数量的书,如果是长期出差,就把书打包,寄到相应的地点。在他看来,在路上看书,神经系统的状况比在其它条件下良好,也可以感觉不到路途的疲劳。

    我们每天上班都很忙碌,常常觉得没时间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可是,真正意识到时间不够用的人,却是在忙碌的时间里寻找时间,积极利用碎片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

    小结

    柳比歇夫的一生,是时间统计法的一生。

    这本书让我最感兴趣的,不是柳比歇夫的时间统计法是怎么做的,而是他为什么要做,给自己的生活定了条条框框、变得机械化,难道就凭着年轻时定下的一生目标吗?他的一生是获得了他想要的成就,可这又需要多大的代价?意志来自何处……

    但对于我们来说,记录也是好的,至少能够知道自己都在干嘛!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奇特的一生》| 怎么更好地生活,记录时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wlys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