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人造史料”的运用不符合历史学科的基本特点和历史教学的基本要求。
大家知道,历史学科具有思想性、时序性、过去性、具体性和综合性等特点。应该说,过去性是历史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最重要的地方。这一特点给学生正确理解历史会带来一定的困难,因为历史学科所含的古今中外的历史知识已经成为历史的陈迹,只能间接认识,很难直接体验。这一特点也就决定了历史教学的基本要求,即在历史教学中要充分重视和发挥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材料的作用。教师必须选择最能反映历史本质的典型材料,要特别注意材料的质量,而材料的质量则与史料的原始性直接相关。也就是说,历史教学中运用史料的第一要求就是“真”,应尽量运用原始材料,慎用转引的史料,更不能自己编造史料。这样能够让学生根据有关历史材料,凭借现实生活的经验,得出接近历史真相的认识,对历史作出相对正确的理解。这里提供给学生的“历史材料”,当然不能是“人造史料”,否则历史就可以任人打扮、改铸了。
而田文根本上就违背了历史教学这一“真”的要求,其实质是以目的与效果的正当性来证明手段的正当性。一般来说,一件事情正当与否,除了目的与效果正当以外,它的手段也必须是正当的。“人造史料”固然可能达到诸如提高学生的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等目的和效果,但它损害的却是历史教学对史料运用的基本要求,因为“人造史料”从根本上说就是一种“假史料”。这种“造假”表面上看目的正当,也可能得益于一时,但由于手段的不正当,贻害却是无穷的。当“造假”成为人们的“集体无意识”的时候,当“浮躁”成为普遍的社会心理,这时我们的教师,特别是历史教师如果为了某一节课或者某几节课的所谓教学效果,怕麻烦,图省事,求快捷,虚构一条或者几条“人造史料”,无意之中成为“造假”之徒,加入“浮躁”之列,最终丢掉的就会是整个历史教学“真”的基本要求、“真”的基本定位和“真”的基本形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