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某公司老板汪某又站在了风口浪尖上,因其在《十三邀》里亵渎先贤,大放厥词。众网友目之为大老粗,对此我附议。可总有一种人,偏要和多数人的想法不一致,似乎这样就显得自己眼光独到、不同于流俗。现在这类人出来为汪某洗地了,将其尊为企业家、科学家,甚或跳出来大喝一声:“不许网暴!”我想以汪老板的心理素质,似乎还不会像普通人那么轻易轻生,毕竟他在访谈里放过豪言:“你骂我,我从来没听见,哪里会有痛苦?”
汪某作为企业家的水准如何我不知道,但如果他是个合格的科学家的话应该抱有对未知事物的敬畏,对于大师的作品即使没读过也应该有种敬畏心,否则可真是无知者无畏。看到汪某的粗鄙,我不禁想起了两千多年前的刘邦,当儒生陆生给他讲《诗》《书》时,他不屑一顾:“乃翁居马上得之,安事《诗》《书》!”由于极端蔑视儒生,刘邦甚至用儒生的帽子当尿壶。反观两千年后的汪某,真是如出一辙。
许知远也是多事,非要在汪某这类人跟前提那些思想巨人。能爬到刘邦、汪某这个位置的人只需一门心思在人事上钻营就足够了,比如如何巴结领导、如何玩弄权术、如何阳奉阴违,压根不需要什么思想,想太多太深反而会犹犹豫豫、瞻前顾后。刘邦还算有自知之明,庆功宴上还说了些赞扬手下的话:“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餽饟,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我想恐怕汪某连这点自知之明也没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