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Angela自在
傍晚坐在广场的健身器材上,抬头仰望天空,夕阳将落山到房子后面,散发着一缕余光。
曾经,黄昏给我的感觉,是孤独,而且是透心的孤独。
似乎,自己的心,随着最后一缕光亮的消失,彻底黑暗,眼前一片漆黑,那种感觉无比恐惧和空虚。
我努力搜索着,这种感觉的由来,想解开自己身上这个害怕夜幕的情结。
这难免需要翻开,那些尘封且久远的记忆。第一个印象深刻的关于黄昏的重要记忆碎片是——和妈妈离别的场景。
记得在我大约三五岁的样子,那一个午后黄昏,小小的我似乎已经预知妈妈这次真的要离我而去,坐在妈妈的那辆经常载着我去外婆家的自行车后座上,用尽各种办法,不知道用了多长时间,试图挽留妈妈。
我能感觉到,妈妈心里也有万般舍不得和无奈,可是,最后,还是“狠心”把我从自行车抱下来,离开了这个家。从此,我的成长里就缺失了一位重要的亲人陪伴我长大。
从那个黄昏后,在我的心里,涂上了一层昏暗孤独的色彩。
此后,多少个黄昏,我会倚靠在家门口,心里还幻想着妈妈会不会再回来。
第二个关于黄昏的场景,是大概6岁的时候,与奶奶的短暂离别。
妈妈离开家后,奶奶成了抚养我长大的重要亲人。小时候,与奶奶形影不离已成习惯。
那一次,奶奶需要离开我几天办事情。第一次不能跟奶奶一起睡觉。记忆中,自己身体被人拉着不能动,看着奶奶离开后,才松开我。
被松开后的我,一路哭着,追了很远,也没有追上,伤心欲绝。
后来的那些年里,跟奶奶一起生活,印象中,黄昏时,她有时候也会靠在门边,沉默着。这让原本只有我们两个人的家,显得更孤独寂寞。
奶奶身体常年会有不舒适的时候,生活也比较节俭,不舍得开灯,如果在放学晚一点的时候回到家,走进昏暗的家里,看着奶奶躺在床上不方便起身,心里,会生出一丝落寞。
真想体会下,有爸爸妈妈在身边的正常生活是什么样子?也许会有吵架,会不愉快,比起这个充满暮气的家,至少还会有一些生机吧。
所以,小时候喜欢去与父母生活的小伙伴家。感受他们的爸爸妈妈忙碌一天后回家,在厨房热火朝天地做菜。偶尔,在他们家蹭上一顿饭。那时,童真地希望她的妈妈就是我的妈妈啊!
第三个关于黄昏的记忆,跟小堂妹的出生有关。
那天,我正常放学回家,看着奶奶心事重重地在靠在门边。我问奶奶怎么了?当时,她的回答,我至今记忆深刻。她说:“唉,是个女儿啊!” 我知道,奶奶一向是重男轻女的。
一个生命的诞生,本是一件喜悦的事情,是可以被欢快迎接和祝福的喜事。却因为,性别,被涂上了另眼相待的色彩。
重男轻女的思想,根深蒂固。陈旧腐朽的老思想,与那个黄昏,真的很应景。
虽无法以一己之力去改变什么。但是,从那以后,我心里清楚地明白,女孩,也是有生而为人的尊严和自由的!
所以,我追寻自己内心渴望的自由,选择了远方,亲手创造自己想要的生活。
今天,在长成哥下班回来的时候,我正躺在树下的挂树吊床上听音乐,他在我身边坐着,紧紧握着我的手,一脸愉悦地看着孩子来回跑着玩滑板车。
如今,再看黄昏,孤独的色彩,已逐渐褪去很多,因为我又亲手给它涂上了新的色彩。有幸福,喜悦,甜蜜,和充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