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哪能不考试?
考试,是我们在人生道路上必须迈过去的坎儿,可是偏偏有人就是过不去。
作为曾经在考试的坎儿上失足跌落的人,我内心其实充满了委屈,不是我不努力啊!上课听的比别人认真,笔记也记得比别人仔细,怎么偏偏考试的时候就差那么几分呢?
带着这个疑惑,我翻开了号称“教你在考试中通关的笔记学习法”的《跟着考霸记笔记》,试图探寻考试得不到高分的症结所在。
当我翻开这本书,我终于明白了,我学习过程中的问题究竟出现在哪里。
1.把时间和精力聚焦在要记的内容上
人的记忆分为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
短期记忆一次最多能记住7条信息。(我最近测试了一下,一次最多能牢记8个数字。相比之下,7条信息已经很多了。)
长期记忆则能记住更多的内容,但是需要反复记忆。(这在艾宾浩斯研究中早已被证明,他用遗忘曲线描述了人类大脑对新事物遗忘的规律。)
要想在有效时间内记住更多的知识点,就要明确学习要点,把考试要点找出来。
然后,再利用大脑对新事物的遗忘规律,将时间和精力用来记忆要点。
2.学习的顺序要与学习的目的相匹配
学习,一定是有目的的。如果是为了通过考试而学习,输出型学习法通常比输入型学习法更有效。
一般人学习的顺序是从“输入”到“输出”。“先学习知识点,再做练习题”就是这种学习顺序的典型表现。
而输出型学习法的顺序则是把“练习”这件事提前。先做练习,遇到不会的问题,再回头到资料里面找答案。
这是因为:习题中的信息很可能是重要的考查对象。
通过练习,我们能从众多的知识点中快速地筛选出考点,然后再通过学习进行有针对性的知识积累。
3.用图形帮助记忆被可视化的信息
人类的大脑是有空间记忆能力的。
将信息可视化,制作成图形和图表,我们就能加深记忆的空间。
作者确井孝介在《跟着考霸记笔记》中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总结了三点记忆法“回答、为什么、也就是说”,并将要素整合到这个”三角形“框架中。
这个方法跟我们中学时写议论文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三步分析法类似,是我们容易理解,也容易运用的。
除了既定的框架,还可以将”三角形“框架中的要素,整理成故事辅助记忆。这样,我们就能用更大限度地利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来记住更多的要素。
结合以往的学习经验,我认为确井孝介读对学习方法和笔记法的总结很实用。简洁明了的同时,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也方便读者通过实际学习来检验。
我还对照了以上方法,检查了我以前的学习方法。确实,有些地方做的不到位。比如:时间和精力没有有效分配,没有遵循遗忘曲线及时复习,也没能将知识要点可视化。因此,我的学习效率不高,花出去的时间和精力没能事半功倍。
看完这本书,茅塞顿开。
找到了症结所在,离考试通过也就不远了吧?
最后,我们再跟着作者的脚步,总结一下“考霸”的聪明学习记忆法:
1.“聚焦”要点。
2.“整合”相关信息。
3.信息可视化,“利用图像记忆”。
人生在世,哪能不考试?既然要考,不如就这么跟着《跟着考霸记笔记》中的学习法练练吧!
声明: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