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2022,除了虚长一岁,似乎没什么收获。工资没有翻倍,生活也未添喜乐。
不过再细捋一下,还是有一点不同于往年的。
拿着一部旧手机敲出了几十万字,写作路上又铺就了几块坚固的基石。
我这人呐,不善言语,胸无大志,仅剩几分笔墨,索性挥挥洒洒,勾勒出点滴生活。
或许因为现实与理想的差距,有所求,而不得,让我沾染了一股酸气,拿起笔,借以抒发心中庸俗,却一发不可收拾,从此再没有放下。
初始争一口气,坚持每日书写不坠,开头真的艰难,往往一两百字都要绞尽脑汁。
每日写,苦思也好,硬挤也罢,其间风雨无阻,疲累不算,就这样挺着,生生一日未断。
百日以后,自成习惯,再不觉苦累,反倒成了自我蕴藉的途径。
再百日,体会到文字的妙处,万事皆可付诸笔下。
又数百日,将其模糊成兴趣爱好,一日不可或缺。
日拱一卒,唐不捐功。坚持不懈的努力总能提升几分功力。
在别人眼中这可能只是一个笑话,与我而言这是一种精神寄托。
夫学须静也。
这次空前疫情封控反倒给我提供一次机会,环境虽然嘈杂,但内心愈发宁静。
两个多月时间,读完纸质《一个人的朝圣》,电子凤歌“山海经”三部曲,汲取百家养分,补己之所缺。
这个秋天渐入“万物皆可写”的妙境,或许也只是一种错觉。
每日一篇,到疫情结束,完成《秋始》40篇,《冬至》20篇,暂时搁置,待明年春天继续《春回》。
时至今日,每日耕耘已近千天。
日更千日被当成阶段性目标,目标已近。
待目标至,则千日清零,重新启程,进入下一阶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