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的大作业是生活中很多家长都感到棘手一个问题。
【案例】一个10岁男孩的妈妈过来跟你说:
孩子4年级以前学习状态比较好,也不玩手机,上四年级后,在同学的影响下,接触到一款名叫“第五人格”的手机游戏,于是,央求妈妈借手机玩玩,并保证不耽误学习,但是经过几次之后,逐渐发现孩子只要一有时间就想玩游戏,不让玩就发脾气,成绩也有所下滑。妈妈说:也骂过、也打过、但是都不管用,过来请求指导师给出具体建议。
作为指导师,你会如何建议这位妈妈?
回复:孩子沉迷手机,我们打骂只会让亲子关系疏远,不利于解决问题。要帮助孩子,首先理解手机游戏是人精心设计了让人着迷的程序,我们要想把孩子拉出来,我们就应该了解手机满足了孩子的什么需要?孩子身边同学玩,他就会受影响,玩的好可能会受到同伴的赞赏,这就满足了他的社交需求,手机游戏最初简单,好上手,做了会有看得见的点赞,奖励,满足他的高自尊需求。如果孩子跟我们交流的少,学习困难或压力大,就容易沉浸到手机中。
如何帮他呢?给他讲清玩手机的害处,激发他的梦想,给孩子力量和希望,帮助制定戒除计划,从减少玩的时间开始,和孩子一起制定容易达成的目标,及时给看得见的,摸得着的反馈,变样给奖励,持续激发,鼓励,看见有进步,给他一些小惊喜。关心孩子,邀请孩子的同学到家里玩儿,经常带孩子到大自然当中,多参加活动,多运动,多领孩子见见世面,让孩子看到一个更好的世界。尤其我们要调整好自己,给孩子一张有力量,温暖的面孔,温馨的家庭环境,这需要我们家长有很大的决心和耐心,让随机奖励成为常态化,给孩子带来乐趣和惊喜!才能给沉迷手机孩子带出来。
教师点评: 同学对于案例的指导分析思路很清晰,以及罗列出的方向也很明确。很棒~
首先分析出沉迷手机这个知道掌握的非常棒,对于学习游戏里面的随机奖励的方法给到父母指引,还带孩子出去运动接触自然。这几个方面特别棒~相对指导师要是根据案例能够更具体化罗列出这样更棒哦,比如:1、有良好的亲子沟通:为了能帮到孩子,并收到好的效果,建议妈妈和孩子很平等、友好地沟通,时而放低自己和孩子同频,同理共情,让孩子感到你很理解他;时而跳出来,巧妙地给予孩子正向的积极的引导,有目的地提起四年级前孩子好的学习状态给ta带来的喜悦、快乐及荣誉、自信等,让孩子从心底里生发起对曾经的自己的骄傲之处的留恋和向往,从而引导孩子愿意努力尝试找回原来那个让自己也喜欢的“我”。
2、让孩子有自己的特长兴趣:用积极、健康的兴趣取代手机游戏,比如音体美各方面的特长或者其他才艺,都可以。
3、走进孩子内心,了解游戏,再沟通,或者可以一起玩
以上各方面的引导给到家长更好地改变自己也让孩子也得到更全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