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幢九户人家的宿舍楼,一楼、二楼、三楼分别三户。我家住在三楼西边,东升家在中间套,楼下西边中间、东边分别住着光明,寿燕,尚红一家。
还有几家关联比较少,在此就不一一介绍了。因小县城建设的需要,这栋楼被拆迁,老邻舍劳燕分飞,虽同在一个小县城内,二、三十年来,与邻舍们鲜有遇见。
是小敏发起了这次阔别几十年的聚会,想当初,刚搬入宿舍楼时,小敏才十八姑娘一朵花,她姐小玲大小敏三岁,弟弟初中刚毕业。女儿每天小敏姐姐、小玲姐姐、松坚哥哥叫的欢。叫小敏爸东升叔叔,而小敏妈才四十多,女儿却阿婆阿婆的叫个没完,现在想想真是不懂交往礼仪,如今自己已是花甲之年,有时被人称婆婆还有点失落感。
聚集地是在小敏的老家,离县城二十里地的一个美丽小山村。楼下主人尚红和光明曾是单位里老货车司机,三、四十年安全驾龄。由各自的儿子剑和掌控方向盘,载着老妈媳妇和儿子,寿燕夫妇俩由我家老祝携带三辆小车前呼后拥,向那叙旧念情的方向前行。
主人夫妇俩等候在村口,安排好停车位,没等我们跨出车门,就急急得迎了上来,拉手,不知先与谁寒暄好,激动的心情难以言表,不停地重复着“这么多年不见,真是太难得了,你们能来,我们真是太开心了……。”
说是吃一顿中饭,大伙都急着见面,二十分钟的车程,九点多就开动了马力,不料,主人家里一切都已准备就绪,就等着热菜下锅。其实,这顿饭已筹备了好些天,我们在一周前就接到到了小敏的邀请函,而我们已期待了几十年。
“爱莲阿姨,徐月阿姨,芳阿姨,燕阿姨,光明叔叔,尚红叔叔,……”忙碌中的小敏和小玲迎了上来,叔叔阿姨叫得亲热。“你们一点都没变,还是像以前一样,伟华叔叔比以前瘦了点……”
女儿小时候的趣事,女主人比我还记得清,说我女儿(宁),吃什么有益于身体 ,她都敢吃,敢吃刚宅宰杀了的蛇胆,膝盖疼敢让活蜜蜂叮,宁还很有担当,几位小朋友一起撕破了她家的棉絮,宁说是她一个人所为。
我们走路是、上楼梯、坐着时,站着时一直叨叨个没完,吃饭时更是声音一浪高过一浪。男主人身体一直不佳,多年不曾沾酒,今天他说豁出去了,来点啤酒助兴。
酒足饭饱后,还不够尽兴,小村转转,去看看主人家的老房子,无一不赞叹现在的农村,不愧为老年人养生福地。像主人东升家,房前一大块自由田地,随便撒子栽苗,一年四季吃不完的放心蔬菜。
这是一次别开生面的老友聚会,曾经是宁的小哥哥小姐姐,如今已是爸爸妈妈,曾经是宁的叔叔阿姨,现在已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无比感慨时光荏苒,岁月蹉跎。
下午二点多了,几位小孙儿们已瞌睡说不完的老舍话,叙不完的老舍情,欢乐的时光飞逝而过。难当,而老邻舍们依旧兴致勃勃,老邻舍聚会暂且先告一段落。五户人家一致表示,此番只是一个开端,以后应该多聚聚,到你家,他家,我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