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王阳明~三条处世之道

王阳明~三条处世之道

作者: 51538fe69650 | 来源:发表于2021-03-10 23:11 被阅读0次

人活于世,烦恼苦闷皆由心生,看透和超越外在环境,从内心寻求强大的力量之源,这正是王阳明心学对于今天的最大价值。

比如,王阳明的这三条处世之道,帮助、引导人们以心之力抵御外界纷扰,重拾中庸、淡然之境。

01

欲修身,先养心

自古以来,圣人都在为我们讲述一个真理:心为天地万物之主。王阳明也不例外,因而他说出了“盖天地万物与人原是一体,其发窍之最精处,是人心一点灵明”的深刻道理,他在《与杨仕德薛尚谦书》一文中写道“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说的正是心之于人的强大作用。

浮世之中,总有许多人过分追求物质享受、社会地位和显赫名声等身外之物,为此心力交瘁、疲惫不堪。他们怨天尤人、欲逃离其中而不可得,皆因忽略了自己的内心,不明白万事以修心为先的道理。

王阳明的弟子欧阳德曾经问他:“寻常意思多忙,有事固忙,无事亦忙,何也?”

王阳明回答说:“天地气机,元无一息之停。然有个主宰,故不先不后,不急不缓,虽千变万化,而主宰常定,人得此而生……若无主宰,便只是这气奔放,如何不忙?”

考量王阳明关于“忙”的相关论述,不难发现,造成这种现象的首要原因便在于欲望的膨胀。是欲望蒙蔽了自己的心,而失去了心中主宰,于是只剩下不停奔忙。

所谓“身之主宰便是心”,这是有科学依据的。林黛玉为什么老是咳嗽?因为悲伤伤肺;为什么生气的时候肝会疼?因为暴怒会调动肝功能,伤肝;还有思虑伤脾,惊恐伤肾。

除却这些负面情绪,欣喜若狂也会损害身心。比如“范进中举” 的故事:多年考取功名不得,本以为要过一辈子苦日子的范进终于得到了朝廷的功名,一时间心中所有的怨、愁、喜等全部翻涌出来,喜极而泣,乃至发疯。

请记住,无论什么时候,都没有人能替你看顾你的内心。无论是好的情绪,还是坏的情绪,只要过度了,都会让我们生病。

当下,许多人竭尽全力攫取财富,却不清楚自己的生活何以越来越迷惘纠结。而最好的救赎之道,就是把向外追逐的目光收回来,关注放逐已久的心灵,保持平和淡然、不急不躁。

02

欲无怨,心先旷

还有人就“有所怨恨”一说向王阳明请教。王阳明指出:“只是个物来顺应,不要着一分意思,便心体廓然大公,得其本体之正了。”

王阳明认为,像怨恨等情绪,人的心中怎么会没有呢?当人怨恨时,即使是多想了一点,怨恨也会过度,这样心胸就难以保持宽阔正直。

所以,对于怨恨等情绪,要学会将心放宽、顺其自然,不刻意为之牵动心绪,不过分纠结不放手,学会事过无痕、淡然处之。

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王阳明讲,不要着一分意思,就是要开阔胸怀。在他看来这是一种宠辱不惊,笑看庭前花开花落的人生态度;是一种骤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的智慧和淡定。天地何其广阔,拥有宽广的胸怀,便能在其中自由地翱翔。

心狭为祸之根,心旷为福之门。心胸狭隘只会给人带来无穷祸患,而心胸宽广则能解决人与人之间的纷争,慰藉心灵。无论是为了个人的身心健康,还是为了在纷繁复杂的现代社会中争取到发展的机会,都应以宽广的胸怀待人处世。

只有时刻保持宽广的胸怀,心存一份豁达,才能放下怨恨,重拾笑颜;才能感受到他人对自己的尊重,共同进步。也许在你不经意的时候,心中的豁达就能为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03

欲简泊, 先意诚

王阳明认为不要怀揣着“私心”,所谓私心,就是欲望导致的过分修饰,画地为牢。

不管是做人还是做事,都是如此。人应该永远保持初心。想太多、要求太多会让人变得不幸福,不满足。

古代的圣贤也都告诉人们,过多的欲望是一切痛苦的来源,如果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欲望的满足上,那么一旦欲望得不到满足,快乐也就荡然无存。而人的欲望是无穷无尽的,满足了这个欲望,那个欲望就会冒出来,从此沉沦欲海,永远不能自拔。

《道德经》里也讲:“知足不辱,知止不殆。”人不能有太多的欲望,要懂得适可而止。为什么人小时候的快乐比较简单?只要一颗糖,夏天一口西瓜,就能快乐满足好几天。原因就是,欲求少而单纯,懂得知足长乐。

王阳明曾给学生举例,古代的张良、董仲舒、诸葛亮、韩愈等取得了卓越成就的人,无一不是淡泊名利之人,正是因为他们的欲望少,所以才能把精力专注在事业上,最终才取得了过人的成就。

只有通过节制自己的欲望,才能减少心中的杂念,才能让心灵真正意义上沉静下来,让自己在欲海中脱身,专注于有意义的事情,如此,才能成就自我。

相关文章

  • 王阳明:三条处世之道

    人活于世,烦恼苦闷皆由心生,看透和超越外在环境,从内心寻求强大的力量之源,这正是王阳明心学对于今天的最大价值。 比...

  • 王阳明~三条处世之道

    人活于世,烦恼苦闷皆由心生,看透和超越外在环境,从内心寻求强大的力量之源,这正是王阳明心学对于今天的最大价值。 比...

  • 《知行合一王阳明》:人人皆可成圣贤

    《知行合一王阳明》是众多关于王阳明传记里面我个人最喜欢的一个版本。这是度阴山的作品,强烈推荐的理由有如下三条:1,...

  • 最佳的防守就是主动出击

    今天读到了王阳明平定宁王,宁王与南赣匪徒相比那就是狮子与蚂蚁,但在王阳明面前仍旧不堪一击。 朱宸濠起兵有三条路可以...

  • 慈是人性的根本、道德的首要

    ——《道德经》人生三宝之一 □ 湖 山 《道德经》里面讲了许多为人处世之道,老子把为人处事的基本原则概括为三条,老...

  • 知音难觅——孔子的交友之道

    孔子给学生传授了三条处世之道,一是约束自己行为,二是多说别人好话,三是多交贤友(乐多贤友)。前面两条是手段,交朋友...

  • 王阳明家训:教育孩子只有三条

    王阳明家训:教育孩子,只有三条 一个孩子的未来在哪里?在家庭教育里。父母才是孩子教育中,最重要的人。 做个好人,比...

  • 三国故事里的老江湖

    什么是老江湖?是深谙为人处世之道?什么是为人处世之道呢?可以把各种关系处理的很好吗?处世之道与关系的构成听起来好像...

  • 心即理

    王阳明哲学三条核心:1、心即理2、事功思维(务实,不玩虚的)3、知行合一 心即理总则:1、正确的概念定义、真理本质...

  • 人有贫富之分,但是人格不应有贵贱之别。

    这就是人生的处世之道。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王阳明~三条处世之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wwuq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