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向卢曼一样做好笔记卡片,让写作不再愁,实现华丽转身

向卢曼一样做好笔记卡片,让写作不再愁,实现华丽转身

作者: 九色鹿 | 来源:发表于2021-08-26 07:33 被阅读0次

大家没有这样的经历:很有兴趣的看完一本书或开心的听完一个演讲。结束后,想写点什么,感觉到茶壶里倒饺子,有口说不出。如何避免过程很嗨,结束后却写不出来的现象呢?

很多人都喜欢读书,也会做笔记。没看完一本书,书里就画了很多直线和波浪线,旁边空白处写了很多感想,还喜欢画一些三角或圆形等模型的样子总结要点。金句也喜欢记下来。看完后写一些金句总结贴或感想笔记。

之后就结束了。很久回想起来,只剩下一片自嗨的感觉。享受了过程却没有收获和思维变化呀。经常被人笑话浪费了时间,还不如去玩呢。

很少有人能将笔记的价值发挥最大化。

卢曼就是少数人。他使用卡片盒笔记写作法,实现自己从普通公务员到大学教授的华丽转身,最终成为高产社会学家。每天坚持的笔记铺成卢曼通向卓越生涯的道路。

卢曼的笔记盒写作法为什么如此神奇?

有这样一本书,揭秘了卢曼的卡片盒笔记写作的方法,让你可以告别写不出来的困扰,轻松实现从阅读到写作的方法,让你收获知识复利,你是否迫不及待的想了解这本书呢?

它就是 《卡片笔记写作法:如何实现从阅读到写作》,作者是德国作家申克.阿伦斯,由陈琳翻译,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这本书改变了人们对笔记的看法、写作的看法,也能彻底改变对知识管理的认识。

尼克拉斯·卢曼,20世纪最伟大的社会学家之一。一生中,他出版了58本著作和数百篇文章,9万张卡片。他去世之后,从他手稿中又整理出了7本书。也就是说,他成为大学教授后,他至少每年写2本书,外加数篇文章。

1.他是如何从一个普通的公务员变成一个高产的社会学家?

在他工作的初期,和普通人一样都有个好习惯,晚上会看感兴趣的法学和社会学方面的书籍,并在书上做下笔记。过了一段时间,他发现收获很少,怎么办呢?

他改变读书的方式,将感兴趣的内容全部写在小纸片上,然后在小纸片上边上号码,放到卡片盒里。并在卡片之间建立相互关系。经常翻看卡片盒里的笔记思考关联性。卡片盒笔记成为他源源不断的生产力来源。

有一天他把自己的想法整理成手稿,交给了当时德国有影响力的社会学家。对方看完文章很快就联系卢曼,请他到大学去担任社会学教授。

尽管学历普通,卢曼接受了这种比较大的挑战。在一年之内,利用卡片盒笔记法,他完成了博士论文和定职论文,后来被评选为大学的社会学教授,并且终身任职。

至此,他实现了从普通的公务员到大学教授的逆袭。之后成为一名社会学家。

当被问到如何实现高产出时,他说因为卡片盒。也有专家研究过他的高产,得出结论是--卡片盒笔记。

这就是卢曼的故事。从一个普通的公务员变成大学教授,再成为一个高产的社会学家。他的“飞速发展”得益于一种简单且神奇的笔记法——卡片盒笔记法。

2.什么是卢曼的卡片盒笔记法?

用卡片笔记积累你的复利。它不是一种技巧,而是一个系统,存储、组织知识、扩展记忆,然后生成新的链接和想法。

卢曼与其他人的卡片的最大区别是什么呢?——多了一个盒子。一个盒子用于保存内容本身,和其他人的卡片一样;一个盒子用于监控内容,多了后者,通过经常翻看盒子里的卡片,建立卡片之间的链接,形成网状知识。这样每当回忆时用卡片笔记来总结,简洁快速。

3.卡片盒笔记法有哪几种卡片呢?

卡片盒笔记法有有三种场景笔记类型:

1)闪念笔记(FleetingNotes):

身边的记笔记的工具,以捕捉脑海中闪现的每一个想法。笔记放到“收集箱”,方式任意。在一两天内处理后被扔进垃圾桶。

2)永久笔记(PermanentNotes):

以一种永久可以理解的方式包含了必要的信息,并且永远不会被扔掉。统一存放,有卡的编码,关键字索引。常常被翻阅,寻找笔记之间的关联。细分为两种笔记。

一种是文献笔记,摘抄从书籍中获取的简短信息,说明是什么,为什么,如何做等。

一种是永久笔记,经过我们自己思考和整理后,汇集闪念卡、文献卡里的内容,用自己语言描述的信息。

3)项目笔记(ProjectNotes):

与某一特定项目有关,保存在特定项目的文件夹内,项目结束后即可丢弃或整理成永久笔记存档。

三类笔记分开保存,闪念笔记一两天内整理后丢弃,项目笔记项目结束就整理,一周内该丢弃的丢弃,该保留的以永久笔记保留。

最重要的是每周定时翻看永久笔记,在笔记之间建立关联,让笔记中的光彩点变成脑中的网状知识和思维。

每当拿起一张永久卡片,可以考虑,这个和以往知识有什么联系或区别,与什么类似或比较容易记忆。

这样才可能实现卡片盒笔记的群聚效应,发挥价值。

翻看自己的笔记,将三种笔记都作为一种处理,所以文章写出出,写不好。

现在已经知道3种卡片的形式,那就试着做出自己的第一张闪卡笔记、文献笔记和永久笔记吧。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冒出一些奇思妙想,也许其中有一部分对我们要写的文章有用,不要浪费它,赶快记在随身的小本本里,一个闪念笔记就有了。

回到家里,将闪念笔记拿出来,思考后整理成为一张永久笔记。

看书时看到一段有价值的内容或打动人心的金句,可以记录下来成为一张文献卡。思考它的意义,这段话说明了什么?我们用自己的话语来重述,对比后做适当修改;再记下对我们的启发,这样一问一答一启发就形成了我们新的一个永久笔记。

将文献笔记和永久笔记放在盒子里,每一周拿出来看看新的永久笔记和之前的笔记之间是否可以建立联系?有一个共同主题吗?是否有前后链接关系呢?让笔记之间建立网状关系,并在我们思维中建立网状思维。

有一句名言「写作之难,在于将网状的思想,通过树状的句法,用线性的文字展开」。

写作这件事最大的技术含量,通过笔记我们已经建立网状思维,然后通过多个笔记通过并列或前后关系将之变成一条最佳的文字线。

4.如何用卡片笔记成写功作?

在阅读这本书之前,我一直是喜欢在纸质书中划线找重点,便利贴上画手绘图贴在书中。极少时候越到特别喜欢的摘抄金句或写成简书写下心得,复杂步骤清单。所以读得很多,写得很少。笔记只有翻开书时才有用。

看了这本书,有些遗憾,没有早点看这本书。那么如何将笔记助力我们写作呢?共六步个骤:

1)明区确分独而立又相联关的任务(知识块):这助有于剥离独单可调用知的识点;

2)阅读理和解:写作、记笔记和思考如何将想法联系起来,真的正做到可全以面阐述;

3)记片卡盒笔记:让识知可视化出来,让己自在大脑之思外考;一天坚持写6条笔记,在笔记间建立链接和索引。

4)发展想法:将卡片盒作为思考的工具箱,创意机器。

5)分享你洞的见:试试从脑头风暴到片卡盒风暴;在兴趣的驱动下完成任务。

6)养习成惯:要有略策地建立新习惯,并步逐取代习旧惯。

总结:

如果你真正寻找一种学习方法,想实现一些个人梦想,建议你看看德国作家申克阿伦斯所写的《卡片笔记写作法:如何实现从阅读到写作》,这本书是国内第一本系统介绍如何将卢曼卡片盒法应用到写作中的图书。很多人已经从中受益,改变了卡片方式,改变了写作方式。

欢迎你来尝试,也许你就是第二个卢曼。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向卢曼一样做好笔记卡片,让写作不再愁,实现华丽转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wyyi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