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不因人作

作者: 久住青山Lee | 来源:发表于2018-07-27 00:39 被阅读8次
文不因人作

        文不因人作,韵不因客异。文章写来不是给别人看的,琴筝不因为听者不同而音韵有所偏差。

        XP说认识一个人,并分享了此人的一篇文章给我,说实话很难相信那是一个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写出来的,至少在他那个年龄阶段我写不出他的那种感悟。二十几岁,我还是在读周国平和传统文化书籍的年龄,那时候“吃”的量超过自己能够“消化”的量,更多的是假前人之思辩而述作,与其说是言自己“所以为然”不如说是“盗尸人口中之骊珠”。

文不因人作

        读书,多是无用,除了卖弄和矫情。读书有两种“校对”:一种是鲸吞后的现实印证,这种多是大开大合,是个人思想行进过程中的“猛药”;一种是行有所惑后的对症寻解,这种是且行且辨,比较温和。第一种未必“成仁”,“杀身”的几率要高出很多倍;第二种则往往容易流于散漫,终是滴水归海,浑然失我而不是廓然无我。第一种磨砺的是意志,第二种琢磨的是韧性。

        文章写来能让别人看到是最不需要在意的,这是附带实现的,也就是不应该以之为本的,更不应该是寄希望于别人肯定的,至于那种为了出名或者说为了养望的,乃至于通过营销力求赚取丰厚汇报的,更是离题万里的笑谈。倒不是说要轻视名利,也不是鄙弃财富,只是说应该作文纯粹些。文章首先是有感而发,自然而作,而不是强为或者硬说。

        文章是写给自己看的。文章最好不要论事,也不要评人。以事入理,以人入性,写景而不必“刻意”发情,摩物而不必“显眼”述怀。但凡斧斤凿剢处,如果不善于藏锋,往往会有“扎眼”的硬伤。一篇下来,首先是自己和自己的对话,也是自己对自己所处境地的一种写照和印证。自己逐句、逐段看来,未尝不是对自己习惯、脾性和认知的一种自我检视。看别人的文章不必有胜负心,但对比之下,应该对自己有厚薄之判。“知非即舍”不必为难自己,观赏别人的文章,可以知道对方的取舍和立足点,但并不要尝试着去改变什么,或者说说服谁。

        每一个写文章的如果不对自己的文章有所“期许”绝不会拿出来“奇文共赏”,“请洒潘江陆海”也不过是谦虚之语,真认真了,点出了什么,那就是不欢而散,甚至是解不开的仇恨。这也是文人互相恭维背后彼此相轻的真相。

文不因人作

        文章可以回头看, “月悔朔,日悔昨” ,看自己的文章要有蘧瑗“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非”的精神,也算是“又日新”,要作新民。不顾昨,不足以明今;不辨昨,不足以是今;不舍昨,不足以成今。当然这个的前提是文与己有关,那些纵论时势、评点娱乐甚至托古寓怀等的文章是不在此列的。像《离骚》,我们要欣赏的点就在高远的情志而不是顾影自怜。

        至于说那些带有忧郁色彩的文章,可以当作野蔬而不能作为家常菜的,吃多了肯定是要生病的。文章多要以情感人,但不要囿于情。好的文章应该像白开水,喝多了不酸牙,喝少了也不会“饥渴”。能够长时间上瘾的文章,必然是因为自己身上有戒不掉的“嗜欲之疾”。 钓竿斫尽重栽竹,明月依旧不吞钩。

        无嗜之病,其身靡失。“嗜”之所以为病,相也,形也,寄也。身无立锥之地,并不是不立,而是此处所立,那处所舍。立、舍之间便是“无”之所在。“离恨恰如春草,渐行渐远还生”,这“锥子”自是离情别恨的。

        零点二十五分,晚安。

文不因人作

相关文章

  • 文不因人作

    文不因人作,韵不因客异。文章写来不是给别人看的,琴筝不因为听者不同而音韵有所偏差。 XP说认识一个...

  • 七绝·中秋夜雨

    本是中秋明月夜, 奈何云暗逢雨期。 月藏何处寄相思? 惟忆去年共偎依。 此作于网上,因人诗改之而后另作。人作不录,...

  • 兄弟,你女朋友作吗?

    一般来说,恋爱中的女生或多或少都会出现一些作的行为,作的程度也因人而异,可以严重到无理取闹,也可以轻微到忽略不...

  • ″作″文

    常老师拿着语文书和一沓作文纸走进了班级。哇,又要写作文,今天又要写作文… 老师打开多媒体,上面放着一个个范例,在给...

  • 本来

    清洁工本来没有出现,却因人民素质而诞生。环境本来优美且干净,却因人类行为而肮脏。疾病本来很少被传播,却因人们不...

  • 【泛泛而谈几句,并非针对谁谁】* 随笔

    生活是喧嚣的,世界是广漠的,历史是渊默的;生活,因人之众而喧嚣;世界,不因人之众而改其广;历史,不因人之众而不敛其...

  • 老喜欢跟前女友纠缠不清的男人,到底该不该给机会?

    文丨Derek 喜欢作的人,没有那个资本,你作不起! 经常听男人这么说某某某女人怎样作,这样作,那样作。 对于自己...

  • 【学习笔记】高手谈趋势应变之道(一)

    【总则】天地之道,至简至易,只因人心妄动而纷繁杂乱,心乱则事烦,事烦则多败;心清则见机,见机而作则无往不利,无往不...

  • 因人

    我自小学习还算不错,可自从四年级起,我便平庸了,有趣人应劝我用中庸,那才是自欺欺人。 我是因何拉下的?我烦...

  • 漫谈“作”文

    这个学期没赶上秒杀选修课的时间,匆忙间随意选了一门。老师很和善,举手投足都像贡院图书馆的那面墙。不记得是哪个老师说...

网友评论

  • 林柯榕树下:写的很真!只要做自己,就够了!收录!!!望关注!:hibiscus::hibiscus::hibiscus:
  • 梅心无影:“知非即舍”,学习了🙏
  • 安悦微:功力深厚,又有信手拈来的收放自如,拜服~~
    能够长时间上瘾的文章,必然是因为自己身上有戒不掉的“嗜欲之疾”。
    好深刻!
    安悦微:@久住青山 一看你的文字便知有多年的积累和熏陶,文学底蕴深厚着呢,尽管如此,你并不以此为意,能跳脱出来看待文字,读书和写作,如此,便是你的不凡了~
    久住青山Lee:@黄容_ 此刻我是不是该谦虚一番?😂能入您眼便是文章没白写
  • 梅自在:以事入理,以人入性,写景而不必“刻意”发情,摩物而不必“显眼”述怀。但凡斧斤凿剢处,如果不善于藏锋,往往会有“扎眼”的硬伤。一篇下来,首先是自己和自己的对话,也是自己对自己所处境地的一种写照和印证。自己逐句、逐段看来,未尝不是对自己习惯、脾性和认知的一种自我检视。:+1: :+1:

本文标题:文不因人作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xaim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