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不管教的勇气》-1

《不管教的勇气》-1

作者: 波拉葫芦 | 来源:发表于2019-10-24 10:35 被阅读0次

    作者       安见一郎

    自序

    为了孩子的幸福

    我们做父母的不想让孩子再经历和我们一样的痛苦,但孩子们对我们的人生经验往往不屑一顾,于是

    就这样一代一代地重复着同样的错误,就像那不断涌来的波浪。在山本有三所著的《波浪》中,主人公面对着那不断涌来的波浪说出了下面的话:

    “自有人类之后,时间过去了几万年,几十万年,可人类在这方面仿佛没有什么进步。我认为自然的发展是很缓慢的,简直是过于缓慢了。我这么想,难道是太性急了吗?”

    我的父母看到我的生活方式也许曾有过以上的感觉,而我看着自己的孩子也有过同样的想法。

    尽管如此,迷茫、失误、痛苦对于人类来说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不过这些也不是毫无益处。每个人都要通过这些经历来获得成长。

    但是,完全依靠自然而然的成长未免太耗费时间,于是,为了孩子们尽量少经历挫折,为了他们能够幸福地生活,任何一个时代的父母都非常关心孩子们的教育问题。

    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学会

    我写作本书的主要依据是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1870-1937)创立的个体心理学。阿德勒在维也纳建立了世界上首个儿童指导中心,他很早就开始对教育给予极大关注,曾说心理学是并非一朝一夕就可以学会的学科。心理学不仅仅是要学习理论还必须不断付诸实践。

    虽然,阿德勒的思想很简单。但是,对于那些通过本书初次接触阿德勒思想的读者而言,即使能够理解理论,实践起来恐怕也并不容易。这是因为人们往往不太容易接受与传统教育理念截然不同的新观点。

    此外,甚至还有人会觉得,自己以往对孩子所说所做的事情统统被否定了。

    实际上,我们只有与孩子建立了良好关系,才能在孩子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有效指导。关于如何与孩子建立良好关系,阿德勒为我们提供了简单、切实、有效的方案,所以希望大家即使有所抵触也要坚持读下去。

    自立的三大条件

    我认为教育的目标就是“自立”。

    孩子小的时候,离开父母的帮助根本无法生存。但是,这种状态不会一直持续,很多情况下,孩子的独立期要比父母想象的来得更早。

    但是,如果父母注意不到这一点,总是认为孩子还太小的话,孩子就会装作无法自立。父母如果不能很好地理解孩子的自立是怎么回事,那就很可能会妨碍孩子自立。

    我认为自立需要以下三个条件。

    1.能够独立做出选择

    我上小学的时候,有一次朋友打来电话问要不要出去玩儿。远离学区居住的我放学回家之后从未出去和朋友们玩儿过,所以就去问父母自己能不能出去玩儿。我那时认为出去玩儿必须得到父母的许可。

    妈妈对我说:“这种事情自己决定就好了。”听了妈妈的话之后,我深感惭愧。我也意识到自己在把无法决定的事情推给父母。而自立的首要条件就是能够对那些自己可以决定的事情和必须由自己来决定的事情独立做出选择。

    2.能够独立判断自己的价值

    有的人无法独立判断自己的言行是否合适,如果得不到别人的认同就不能认可自己的价值。

    无法独立确定自己言行的正确性,得到别人的赞美就开心,一旦被批评就会马上改变自己的言行,这其实是无法自立的表现。

    之所以会变成这样是因为从小经常被大人批评或者表扬。孩子通常不希望被批评而是尽量被表扬,他们会为了满足父母的期望而好好表现,而好好表现的想法一旦无法达成就有可能会有坏的表现。

    上面这两种做法都是为了展现自己的与众不同。但是,重要的并不是与别人不同,而是发现自身的价值。关于孩子应该如何接纳真实的自己这一问题,本书正文部分将进行详细说明。

    3.摆脱自我中心主义

    正如前面所讲,孩子在小时候需要父母不断的帮助,但有些孩子即使自己能够自立了依然假装什么都不会,理所当然地从周围的大人那里索取帮助。这样的孩子其实是错误地把自己当成了家庭的中心。

    这样的孩子认为,只要一遇到麻烦,别人就必须为自己解决一切困难,自己必须是众人关注的焦点,如果得不到想要的关注,哪怕做坏事也要想办法得到。

    通常,人们都会属于多个共同体。在共同体中找到存在感,觉得自己是共同体的一部分,但这和认为自己是共同体的中心完全是两回事。

    如果需要的话,别人也许会帮助自己,但这绝不是别人的一种义务。总之,自立的第三个条件就是明白别人并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期待而活,进而摆脱自我中心主义。

    正确应对孩子的学习

    即使孩子不爱学习、无法取得好成绩,那也只能是孩子自己痛苦,只能由孩子自己来承担不好好学习的后果。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认为学习是孩子的课题。对于作为孩子个人课题的学习,我建议父母最好不要横加干涉。

    即使提议不要干涉孩子的学习,还是会有很多父母忍不住去干预孩子的课题。这种做法不但会破坏亲子关系,还会打击孩子学习的积极性。

    如果以考试为目标的话,孩子只是稍微学一点儿父母是不会满意的,他们会日日不厌其烦地唠叨要孩子好好学习。

    如果孩子成绩好的话,父母的干涉带给孩子的不良影响也许还不明显,问题在于无法取得能够令父母和自己满意的成绩的时候,这种时候,有些孩子会更加努力地学习,但有些认为自己再怎么努力也不可能及格的孩子就会放弃学习。

    虽然并不是只要好好学习就能够拥有幸福的人生。但是,孩子通过好好学习之后,将来就能够做一些不仅有益于自己而且有益于他人的工作,从这一点上来说,如果因为父母对孩子的学习横加干涉而导致孩子学习积极性下降,那危害的就不仅仅是孩子的人生了。

    与其如此,我更希望父母们学习一些更恰当的干预方式。本书的特色就是详细论述在孩子学习方面父母应该做些什么,就父母在学习方面该如何帮助孩子提供了一些具体可行的方法。

    构筑良好亲子关系的小窍门

    我原本是研究哲学的,孩子出生之后借由接送孩子上托儿所这一契机,开始接触阿德勒心理学。

    当时的我与现在不同,时间方面比较自由,于是就很自然地开始了育儿工作。但那时根本不懂该如何与孩子相处,每天都在错误和忙乱中度过。

    不过,在朋友的推荐下我认识了阿德勒思想,这之后与孩子的关系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其实,比起从书本上学到的东西,我在与孩子的接触中学到的更多。

    现在两个孩子都已经长大了,想起过去的岁月真是怀念不已。曾经每天接送孩子们上托儿所,之后是上小学,还有临考前的紧张,种种情景历历在目。

    衷心希望我从与孩子相处的经历中学到的东西能够通过本书传达给读者朋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不管教的勇气》-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xdrv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