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春梅在金瓶梅中是个非常特别的人物。为什么说他比较特别呢?
有两个原因。第一,和前边的李瓶儿潘金莲比较,他不是西门庆的正牌妻子,只是一个婢女。第二是与此二人相比,西门庆也没有那么的爱庞春梅。
可以说李瓶儿和潘金莲是西门庆的心头好,对李瓶儿的好是有目共睹的,他为她进行厚葬,并且在写丧讯的时候,居然有意以正房夫人的名义发丧。对于潘金莲的爱,体现在西门庆临终之前。他有那么多的妾,比如孟玉楼,李娇儿,拉着吴月娘的手时,唯托付潘金莲给吴月娘,让吴月娘的好生对待。为什么呢?一则显见西门庆对潘金莲的深情,二则因为西门庆知道,他在世时对潘金莲过于好,怕他死之后吴月娘因此冷落报复潘金莲。
也就是说,在西门庆的女人中,庞春梅没有什么地位,在西门庆的心目当中,也没有那么重要。但小说却取庞春梅的梅作为书名,把一个在西门庆那里不甚重要的小大姐写进小说题目,这是何故呢?作者又意欲何为呢?
因为作者在庞春梅身上寄予了人性的光辉和美好。这也是庞春梅在小说中的意义所在。虽然她是被排在李瓶儿潘金莲之后,却是和这两个人作为对比而存在的,尤其是和潘金莲对比。
应该说,这三个女人都是有瑕疵的。比如说李瓶儿和潘金莲嫁给西门庆的前提都是置自己丈夫生死而不顾。而庞春梅的话呢?和潘金莲同流合污,一起侍奉西门庆,后来又一起侍奉陈敬济。也就是说庞春梅也是一个道德和人格上有缺陷,有瑕疵的人。但这并不影响她身上的那些温暖、光辉的地方。
第一个体现在她知恩图报。只因为潘金莲在生前对她好,当潘金莲暴尸街头的时候,她便想方设法为潘金莲收尸,并好生埋葬。在这一点上,和陈敬济比较,就显见他更加勇敢更加有担当。对潘金莲是一片真心。
第二个体现在她不狂傲自大,不踩高拜低。她嫁入守备府后备受恩宠,出入香车宝马,气势完胜吴月娘。但是,当二人在永福寺意外相逢时,并没有颐指气使狗眼看人。在金瓶梅中可以说狗眼看人低的人比比皆是。而庞春梅却是个例外。在永福寺看到吴月娘众人之后,庞春梅按着辈分,从大到小一气儿拜过,先是吴大妗子,紧接着又给吴月娘和孟玉楼磕头。
吴月娘和孟玉楼想要还礼,春梅却坚决不肯。坚持自己从前的仆人身份。吴月娘觉得非常惭愧,就说自从你出了家门儿,我没有来看望你,希望你不要怪罪于我。春梅却说,好奶奶,我是什么出身,岂敢怪罪你?也就是春梅呢,到此刻还不忘他们的主仆之别,没有因为自己现在的境遇而下眼看人。
第三个体现在有仇必报。在西门庆府的时候,春梅颇受孙雪娥欺凌。等到孙雪娥和来旺私奔,最后犯案被抓。并将被官家发卖的时候。春梅千方百计把孙雪娥买进家门。羞辱她让她在家做饭伺候自己,为的就是要以报平息之仇。
庞春梅这个不起眼的小人物身上,却体现出更多小人物最难能可贵的地方:知恩图报,不妄自尊大。这也是小人得志后最不容易做到,他们往往会恩将仇报狗眼看人低。可以说,庞春梅是个例外,在这里,她更像是一个侠女,是女版武松。武松为哥哥报仇雪恨,而庞春梅却知恩图报,这都是义士的行为。难得的是春梅是一介女流。
应该说。作者在庞春梅身上寄予了自己对人性的最后一缕希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