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写作者和阅读者的天然矛盾。
做事要先把控关键节点,一切跟结构相关的都是关键节点。
写作是为了创造并传递价值。价值是一种很难度量的东西。
你对一件事的理解,基于你读过的书、见过的人、经历的事,但读者读你文章时,支撑他理解你文章的是他读过的书、见过的人、经历的事。从这个意义上说,不同读者对同一篇文章的解读都不同。
你的写作过程是先有内核、向外发散、有了框架、形成文字、做排版呈现。读者感受的过程,顺序是相反的。他先看到了你的排版呈现,阅读你的文字,遵循你的框架,最终才会理解你的内核。
这就是写作者和阅读者的天然矛盾。
该如何解决这些矛盾,让我们的文章价值最大化?
我们需要让文章的主题非常明确,最好能用一句话说清楚,甚至可以将它直接变成标题。
我们需要设计好开头结尾,让读者更愿意阅读分享。
我们需要搭建好框架结构,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核。
我们需要更清晰的逻辑表达,以便读者信服和准确接收我们想要表达的东西。
我们需要用更精彩的案例、故事,让读者更乐意听我们说话。
我们需要更好的呈现,优化小标题、配图、排版等,让读者阅读体验更好,读完率更高。
二、如何搭建一篇文章的框架。
搭建文章框架,作用在于建立文章的写作主题和行文方向,让你的表达更有逻辑,主题更加明确。写作效率更高。
搭建一篇文章的框架,可以分三个步骤来进行。
1、确立写作主题。
写作第一步是先确定主题,可以直接列提纲。也可以确定一个大概的主题方向,确定大方向之后,我们要梳理出几个立意,最后综合考量才能把文章的核心立意确定下来。
2、根据你对主题的理解列出提纲。
如何列提纲,有14个思考方向。
(1)问题——发生了什么事情/新闻?有什么痛点/需求?
(2)是什么——这是一个怎样的人/事/观点/方法/概念等。
(3)为什么——为什么会发生这件事?为什么要讲这件事?这个观点为什么是这样的?你可以用哪些概念、道理、观点、事例去解释它?是进行正面论证,还是进行反面论证?
(4)怎么做——你可以写如何做一件事;如何使用一个概念;给出一个问题的解决方案。
(5)分解——把一个整体拆分成很多部分。
(6)并列——当你论证一个观点时,你可以找同一个层级但不同维度的案例进行并列论证。
(7)递进——时间的递进、空间的递进、程度的递进等。
(8)关联——这件事与其他哪些事有联系?这个人和其他哪些人有联系?这个概念和其他哪些概念有联系?
(9)过程——一件事是怎么发展的?
(10)转折——一件事在发展过程中出现J哪些意料之外的改变?
(11)对比——两个人的对比,两件事的对比,两个观点的对比,不同时间的对比等。
(12)结果——一件事的结局是怎样的?
(13)反思——从一件事、一个人、一个新观点中反观自己,你得到了什么。
(14)意义——这件事的发生带来了哪些价值?去做一件事有什么价值?学会并正确使用一个概念、观点、方法、方法会得到什么价值?
比如《如何科学安排假期,做真正会休息的高手?6000字干货给你讲透》,列题纲的思维模型是这样的:
问题——大家的痛点:不会休息,越休假越累?
为什么——越休息越累的原因:
关联——哪些概念可以解释这件事?被动娱乐、主动娱乐、心流、自控力、边际效应等;
怎么做——给大家提出科学休假的具体建议。
根据这些思维模型,列出很多值得写的点,列好之后,再梳理一下,一个初步的提纲就出来了。
3、搜索素材,根据素材补充、完善提纲。
列完大概的提纲,就可以多个渠道、多个关键词搜索素材了。在搜索素材的过程中,不同的素材会给你不同的启发,你可以根据启发补充、完善提纲。
列提纲就是列观点,就是列出你的思考,直接思考是依靠素材中的个体经验部分,即个人经历和身边人的经历。间接思考是调动外部经验来弥补个体经验的不足。
比如《成大事者,都有被忽略的特质:有仇必报》,外郭经验是在搜索素材时看到了王烁老师讲的“超级合作:赢家不报复”不报复的原因是报仇成本太高。那为什么报仇成本高,也要去报仇就成了一个观点。
《真正会聊天的人,懂得把优越感留给对方》,其中有个大的论点是“如何才能自己少展示优越感,把优越感留给对方”,外部经验是看到黄渤在46届金马奖颁奖典礼上的表现时激发出的新思考。
为了避免写得慢、没主题、没逻辑,写作时要先定主题,再根据对主题的理解列提纲。为了让提纲更完整,需要在搜索素材时不断补充、完善提纲。
三、如何写开头,让人想要继续阅读
文章标题能吸引读者点进来,你就成功了一半,如果你的开头又足够精彩,能吸引读者,那么读者会继续阅读下去。
写出让人想要继续阅读的开头有三个技巧。
1、激发好奇。
(1)提个读者忍不住去思考的问题。
《为什么越学反而越蠢?》
2、讲一个反常的事或颠覆的观点。
《能成大事的人,都懂得麻烦别人》开头。那些特别喜欢麻烦别人的人,往往过得更好,也很招人喜欢。
3、激发你的猎奇心理。
《我想用隐私卖点儿钱,行吗》开头:今天和大家聊聊隐私,假设世界上有个“小秘密交易平台”允许你把自己的隐私放在上面出售,卖什么由你决定,可以是个人信息,可以是手机里的私密照片,地可以是你家摄像头的观看极限——出价由你决定,买家自愿购买,没有中间商赚差价。你愿意出售一部分隐私么?
4、展示新闻要点。
《为什么不要随意评价别人?这是我听过最好的答案》的开头。某个人因为忘了办托运行李,让飞机上全体等了半小时,同行不满投诉
5、展示重要性和价值。
阅读是为了获取价值。
(1)说明文章探讨的问题很重要。
写文章先要思考一下文章的痛点,让读者看完开头感觉你击中了他的需求,这时候读者基本都会往下看文章。
《真正可怕的是快30岁了,还不知道自己喜欢且擅长什么?给你5点建议》的开头。30岁是人生长路的一道坎,“三十而立”——但更多的人,30岁成了家,业还没立。此30岁还没立业更可怕的是,30岁还不知道自己该在哪个行业,哪个领城,哪项技能上立业。这不是制造但虑,这是每个人在奔三的路上必须思考的问题。
(2)展示文章内容的价值。
用简练的语言来总结一下文章的精华内容。
《一次成功的创业,至少需要十年》开头。本文作者孙陶然,著名的连续创业者,务实、理性,曾写过畅销书《创业36条军规》,可读性非常高。
(3)与我有关,对我有用
这背后其实是用户思维。
《如何在一个领域用3年努力,超过别人10年成长,成为最会赚钱的那20%》的开头。这篇聊的话题是:你进入一个行业,如何在更短的时间内成为这个领域金字塔上层,能不能把这个问题思考清楚决定了你的成长速度,有人不关心这样的话题,所以永远停留在底层。这篇用文字更系统、更清楚地写一写,希望能给你一点启发。
选题和标题决定点击率,开头决定阅读率。如何继续阅读的开头?激发好奇心,展示重要性和价值,展示文章和读者的关联,基本上一个绝佳的开头会同时满足这三点。
四、如何写结尾,让人更愿意主动分享。
写文章的一个核心指标就是看有多少读者愿意主动分享。从形式上要特别注意设计结尾,以达到这一目的。
峰终定律,就是人对体验的记忆是由高峰与结束时的感觉产生的。
结尾是框架的“封顶之作”。从促进读者主动分享的角度,我们总结了三个结尾技巧。
1、制造共鸣
(1)引用金句,激发共鸣
《穷是一种病,且很难治愈,这种病纠“管窥”》的结尾。很多人每天只在日复一日的重复着,都幻想自己有一个与众不同的未来,没有比这再扯的事情了。
(2)强化主题,提炼一句或几句实话来点一下整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核心立意和观点,也就是你写这篇文章最想表达的是什么。
《任何成长,都离不开痛苦而持久的自律》的结尾。自律的人一生可以完成其他人几辈子都做不到的事情,他们的生活高效、轻松、时刻充满自信和掌控感。别人眼里的苦行僧,拥有的却是人生终级的自由。
3、强化价值
结尾处强化文章价值可以增强读者的阅读回报感、获得感、启发感,转发分享这样的东西,读者有面子,有优越感。
如何强化价值?
(1)再次强调文章价值
《比勤奋更能决定人生财富的,是复利思维》的结尾。你始终要记得,追求复利的人生,更要看重生活质量,因为只有这样的人生,才能走得长远。
(2)梳理总结文章重点。
《25岁任百度副总裁,16个月后宣布畜职,90后李叫兽给我们3条启示》的结尾。以上就是90后李叫兽给我的3条启示。首先,不同管做什么,不要蛮干,不要低品质的勤奋,要学会通过策略分析更好地去工作、学习、做事;其次,每个人都应该认真思考,你个人成长的战略定位是什么,你应该扬什么长,避什么短;最后,要养成深度思考的习惯,不要轻易给自己答案,希望这3条给你有所启发。
《如何加倍提升你的赚钱能力?这是我见过最认真的答案》的结尾。核心就是三句话:
a.先把一个能力打造成自己的长板;
b.让自己兴趣广泛;
c.确定一个目标,并把多种能力组合起来。
最后,人生目标很重要,否则,你的兴趣广泛,最终也只会变成你的多才多艺……
4、制造话题
在社交媒体上,话题就是社交币。
1、强调观点,引发站队
转发分享是一种投票行为。通过转发认同作者的观点、价值观等。
2、制造话题,引发讨论
制造话题,即创造社交币。
《年轻人,没事别想不开去创业》结尾。最后,如果看完这篇文章你还想创业,你是勇士,那就去吧,爱一个人都有风险,何况创业。
3、提出问题,制造参与
结尾抛出一个问了题,引发读者互动、思考、回答,提高读者的参与感,同样也能提高读者的转发欲。
你要时常问自己三个问题:假设你所处岗位没了,你能干什么?假设你所在公司没了,你能干什么?假设你所在行业没了,你还能干什么?
从结构上来说,结尾是文章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传播价值上来说,好的结尾是促进读者主动分享的利器。
如何写结尾才能促进分享转发?可以通过引用金句、强化主题来制造分享最大推动力的共鸣;可以通过再次强调文章价值、梳理文章重点的方式强化文章的价值感;可以通过强化观点、制造话题、提出问题的方式,为读者提供社交币。
平时阅读中,多去观察优质文章的结尾,当你看到那样一个结尾的时候,是不是触发了你的某个分享动机,然后再由己推人,举一反三,多观察、多总结,很快就能写一个好结尾。
五、设计小标题,大幅提高阅读体验
大标题是对全篇内容的高度概括,是“纲”。
小标题是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大标题内涵的展示,是“目”,它们共同服务于大标题,呈现出一种轮幅向心和众星捧月的态势。
A、小标题提升阅读体验的五个体现。
1、增强文章逻辑,表达条理分明
逻辑的含义里有几个关键词:序动、流动、顺序、过程。逻辑是一种力量,它能牵引读者的思路,它一环扣一环地推动着读者不停地往下读文章。
怎么加强文章的逻辑呢?列小标题。
2、吸引读者、提高文章读完率
小标题其实就是文章每个部分的概括总结,语言简洁、有力,抓人眼球,可以吸引用户阅读。
3、更好地帮助用户理解文章内容
4、控制阅读节奏,减轻用户压力
5、帮助读者进行选择性阅读
B、设计小标题的四个技巧。
1、搭建文章框架时,直接把核心论点整理成小标题。最简单的写小标题方法就是直接把提纲整理成小标题。
2、根据整篇文章和每一部分素材,修改完善小标题。
3、多提炼小标题,两个小标题之间不超过2屏。尽量不要超过5下。如果图片特别多的话另说。
4、设置多级小标题,涉及一件事的原因、经过、方法、结果、影响等这种类型的描述,都可以梳理出几点,设置小标题。
C、设置小标题的四个注意事项
1、小标题必须服务主题。大标题和小标题是领属关系。小标题是围绕大标题的中心选用的、典型的、显示作者独特视角及立意的材料总结的一句话。
2、小标题之间要有逻辑。
3、小标题要长短适中,把事情说清楚、帮读者理解内容。标准是5寸左右,不超过2行就可以。
4、小标题排版要吸引眼球,加粗、加大字号、加上品牌色、加大字号、标上品牌色、居中等。
当你真正感受到小标题强大作用的时候,你自然而然地会主动琢磨应该怎么写小标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