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要尊重儿童,不要急于对他作出或好或坏的评判。——卢梭
生活中都没有资格去评价孩子好或不好,因为我们有时做的还不如他们
今天我去拔河啦2
桐,萱,蒙三个7岁的女孩,一起长大的玩伴,就读三所不同的学校,基本周末她们都会努力找父母要时间,把她们链接在一起画画,放风筝,学习骑自行车,给芭比化妆,只要能在一起,一支笔,一张纸也是她们的玩具,重要的能在一起可以。
按照年龄,桐是最小的妹妹,萱是最大的姐姐,蒙年龄在中间。
今天吃过晚饭
先生牵着萱的手
“萱,最近学习累吗,想上学吗!”
“我不想上学,但是为了生活没有办法,学习累,作业多的不想上学”先生听着这些话,想笑,也有点心酸......
“下次作业多你就不写呗”
“那不行,老师会罚站的”
“站就站呗,站站更健康”先生笑着说
“那,我不写作业了,叔叔替我去罚站吧,要不你当我爸爸吧”
‘这~~这样好吗!’先生笑着问!
孩子都知道很多事情不能去逃避,只能去做!虽然不想做
3
车上,先生与我一直都在思考萱说的关于她读书的问题……先生又问
“桐,最近学习累吗?想上学吗”
“想上学 1 少小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 小时候要好好学习,长大就会找到好的赚钱工作
3 我懂得东西少,要通过学习来改变我
4 以上三点不重要,这是最重要的,学习是件很快乐的事情!上课坐好我当做学习,而是像做游戏”
先生没有继续说话,沉思了
“爸爸,举个例子,小红有8个苹果,小明有8个苹果,一共有几个苹果? 我就会这样想,我有8个苹果,马丽媛(学校的好朋友)有8个苹果,我们一共有多少苹果,多好玩啊!你看这那是学习,这就是游戏,我们现在学习钱,我就在想我有多少钱,好朋友有多少钱,看着数学老师在课上给我们讲解游戏.....”
后面的我没有继续听,先生继续不说话,我们互相对视了下,都没有继续说话
孩子觉得读书,上学都是做游戏
读书学习如游戏,那生活呢,工作呢,
不是事情的本身如何,而是看待事情的心态吧
4
桐,让接她放学的爷爷,在学校门口,买了本带拼音版本的《米小圈上学记》
从此这本书,就与她形影不离了,如获珍宝
厕所里看,学校开运动会,都要带着,休息时,趴在操场的凳子上去读,去爷爷家吃饭,在车上也要看2篇
走哪,哪都抱着这本书,在车上,把其中的一篇朗读给妈妈听,
抱着书走在操场的台阶上,嘴里哼着小曲,走起路来,一扭一扭的~~
“我把米小圈的全套都给你买来吧!看你特别想读”妈妈问到
“不用的,我看同学有全套,拿去跟她们交换着读,把剩下的全套读完,故事太好玩了,里面还能学成语,跟同学约定好时间,即使截止时间我没有读完,也还给同学”
‘啊~~你好节约啊!你怎么那么喜欢读书啊~~~为什么啊!’
‘书上有很多知识,老师都讲不到的东西,书上都有答案,而且读书让我很快乐!’
读书能给我们带来知识
这事,我们也知道,而且知道了很多年,却没有去做,可见知道并不重要,
5
参加了桐的亲自运动会,吃过晚饭,回家在门口换鞋时
“妈妈!今天参加滚轮胎,与过河拆桥的游戏好好玩,好开心啊!”
“我也特别开心,虽然有点累,没有拿奖,但是结果不重要的,我们是参与了”
“妈妈,比赛吗,重在参与,我们感受中间的快乐了,至于结果吗,能拿奖励最好了,不能拿奖就获得快乐吧!是不是”
“嗯嗯,是的!”
只能这样回答,我找不到更好的词语去接下一句了。
在做父母的这条道路上,是修行,孩子出生仅仅是个开始!
去读书吧
不然以后用什么话与孩子交流,
先把读书当游戏吧,去享受读书,
至于原因,不读书,你都不如个孩子
Ps:
蒙是个特别懂事的孩子
她的生活环境特殊,妈妈有点........
这不是书中的小说,是真实的在发生
而且她发病时最喜欢找我玩,为此发病期间,先生都叫我电话关机
当然,我目前没有发现有精神病病症(哈哈)要是有,那就厉害啦……我就是旷世奇才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