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派经济学一些明显的优点
- 生逢其时、生逢其地。总是比其他软科学更加强调跨学科研究,总是从其他学科吸取所需的养分。
- 它从一开始就吸引了软科学领域最优秀的人才。和学术界其他学科的研究者相比,经济学家入世更深,对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此外,经济学从很早的时候就吸引了人类历史上一些最杰出的作家。
学院派经济学有哪些缺陷呢?
- 致命的自闭,导致“铁锤人综合症”,通常会引起经济学家过度强调某些可以量化的因素。
-
没有采用硬科学基本的全归因治学方法。
吸取其他学科的知识时,贴上标签写下来源。
-
物理学妒忌。
这个名词参考了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术语:“阴茎妒忌”。
采用有效市场理论教条是物理学妒忌给经济学造成的恶果之一。
经济学涉及的系统太过复杂,渴望做到物理学那么精确不会给你们带来任何好处,只会让你们陷入麻烦之中。
爱因斯坦说过一句着名的话:“一切应该尽可能简单,但不能过于简单。”这句话有点同义反复,但是它非常有用。
经济学应该模仿物理学的基本治学方法,但是永远不应该追求像物理学公式那么准确的理论。
-
经济学界太过强调宏观经济学,而对微观经济学的重视程度不够。除此之外,微观经济学是很好玩的,它能够帮助你们正确地理解宏观经济学。
-
经济学中的综合太少了,不但没有综合传统经济学之外的知识,也没有综合经济学内部的知识。
-
对心理学的极度无知及其造成的负面后果。
如果一个学者能够通过少量的工作轻轻松松地去掉自己的一个无知,却不去做,那么这个学者的行为就等于背叛。
-
对二级或者更高级别的效应关注太少。因为结果会产生结果,而结果的结果也会产生结果,这就变得非常复杂。
如果你们忽略二级和三级后果,经济学就会简单得多。
-
经济学界对最简单、最基本的数学原理的关注太少。(对“捞灰金”的概念关注太少。)
-
对经济生活中的美德效应和恶行效应不够重视。
极端的诚信精神能够让经济系统运转得更好。
人们往往没有认识到,人世间大多数结果都是不公平的,而且道德规范有时候必须不公平,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过于追求公平,会给社会制度带来严重的功能障碍。有些制度应该故意制定得对个体不公平,因为这样的话它们整体上对我们大家会更加公平,例如“海军的规则”(见《第三讲 论基本的、普世的智慧(修正稿)》)。
妒忌既是摩西十诫严厉禁止的糟糕恶行,却又是促使经济增长的驱动力。经济学中总有一些人们无法解决的悖论。
-
在微观经济学层面对嵌入性庞氏骗局的效应不够重视。
有些大型律师事务所用在职员工缴纳的养老金来支付退休员工的养老金,他们明明知道这样做将会造成可怕的后果,但还是这么做了——而且是很高兴地这么做了。
其它
- 从许多方面来讲,经济学都是软科学中的皇后。它应该比其他软科学出色。
-
本杰明·富兰克林在《穷理查年鉴》中说过:“如果你想要说服别人,要诉诸利益,而非诉诸理性。”
-
依据硬科学中的全归因治学方法,你必须领悟所有比你自己的学科更加基础的学科的所有重要思想。只有掌握了那些最基础的知识和原理,你们才能够清清楚楚地解释问题。而且你们要永远承认你们所用的基础知识来自哪个学科。
-
硬科学的知识组织模型提倡知识应该尽可能简化,所以如果有人以更为简洁的方法阐明一个原理,这个原理最初的发现者就会被历史遗忘。
-
不管怎么说,正如医疗保险的例子所表明的,基于某些深层的心理学原因,所有人类制度都会被钻空子,而且人们在钻空子的博弈游戏中表现出了高超的技巧,因为博弈原理有这么大的潜力。
-
凯恩斯或者加尔布雷斯说过:经济学教授的思想是最经济的。他们终身使用的是他们在研究生院学到的一点点知识。
-
说到真正能够把各种知识综合起来,我可以自信地预言,大多数人不会做得非常好。
-
生活有悖论才有趣。每当遇到悖论的时候,我(芒格)就会想,要么我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白痴,所以才觉得这是悖论,要么我的研究已经很有成果,已到达到这个领域的前沿。光是弄清楚我到底属于哪一类就能给生活增添很多乐趣。
-
粗略的正确好过精准的错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