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友问我,感觉自己这些年来也读了一些书,可是总感觉没有多大变化。为什么会这样呢?
我也曾遇到类似问题。春节期间,母亲烧火蒸馒头。让我去取玉米芯烧火。半袋子玉米芯快烧完了,馒头才蒸熟。我想到了读书。
想要让自己改变,读书除了方法之外,还有一个数量问题。想要把水烧开,非得把水烧到100℃才行,那样水才会沸腾。读书,也有一个量的问题。科学上有个名词,叫阈值。就是说要实现质变,必须有量变。
这段时间,觉得自己越读书越迷茫,越读书越感觉自己无知与渺小。原来,这原因就在于自己读书量不够,还没有实现自我突破。
《书都不会读,你还想成功》中说道:想要在单位立足,要至少阅读与岗位有关的专业理论书籍100本。
100本,这是最基本的数字。就是实现专业知识突破的阈值。
按照一周读一本书的速度,需要两年时间。不停地读书,读与自己工作,与所从事的专业,与自己工作的岗位,有直接关系的专业理论书籍,读两年后,我们就可以看到自己的变化。
写文章,有没有所谓的阈值?真的有。那年,我想向一位专家学习如何写文章?专家的要求是,提供自己写了100万字的证明。只有写文章练习的数量达到要求,这位专家才会同意收徒。
于是,我就为了这个目标,从2020年2月开始,每天写一篇千字文,为的就是历练自己的写作水平。为了有足够的写作素材,每天要坚持读书一小时,也会去读其它公众号的文章,有时候是看电影或者电视剧,也买了樊登读书(现在叫帆书)会员,在上下班路上听书,以此来获取灵感。
我买了腾讯视频会员,这样可以看到一些最新的视频和电影,同时也可以省去广告的时间,提高自己的效率。多数时候,我会选择3.0倍速播放。这样一部1小时50分钟的电影,我可以在55分钟看完。也有时候是3.0倍速。
有些书自己不知道好坏,不敢贸然买,又买了“当当云阅读”的会员,可以先在手机上快速试读一下。遇到合适的书,就下单买回来再细细品读。
微信读书APP在年终发送读书报告,去年我共读了233本书。当然都是快速翻阅,采用的是跳读法。翻读一本书也就一小时左右。
我相信,你坚持阅读,两年到三年时间,你一定有脱胎换骨的改变。功到自然成,我们只管努力读书写作,至于其余的,就交给时间吧。成长,比成功更重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