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中后期,小吃开启了品牌化打造之路,1995年是一个重要的分水岭,后来很多为大众所熟知的小吃品牌都是这个时期的产物,其中以周黑鸭和绝味等鸭脖系为代表。自此以后,小吃便一发不可收拾地走上了一条“康庄大道”。时至今日,小吃从曾经的不入流到门店数量的急剧增长再到现在已经全面超越了正餐。
小吃的飞速发展,给人们带来的直观感受就是各种小吃的遍地开花,从小镇到大都市,从小卖部到SHOPPINGMALL...各个地方都有小吃的身影,但很可惜的是大多数小吃基本上是对传统小吃的再包装,也很少看到完全创新的小吃美食的出现。但今年,一款美食表现得很是亮眼,它就是捞汁小海鲜。
![](https://img.haomeiwen.com/i12064062/2473ce04dc44d464.jpeg)
说起小海鲜美食,即使是内陆的人也不会陌生,但真正要说喜欢吃而经常吃的内地人肯定只是少数。
问题NO.1内地人为什么不喜欢吃小海鲜?
海鲜尤其是小海鲜,大多数营养价值很高,要说很多内地人不喜欢吃小海鲜,并非是不喜欢海鲜食材,而是不喜欢小海鲜的那种“腥”味而已。因为海鲜的烹饪方式是从沿海传至内地的,其烹饪的方式基本上以蒸为主,这种沿海人民津津乐道的吃海鲜的方式传到内地就不灵了,甚至还造成了很多内地人觉得海鲜就是腥味十足的深刻印象。
针对海鲜的口感一度还出现了“到底是海鲜好吃还是河鲜好吃”的大讨论,而讨论的焦点居然还是内地人觉得河鲜鲜美,海鲜很有腥味;而沿海人却觉得蒸海鲜的方式就是唯一配得上吃海鲜的方式,要不就是对海鲜食材的浪费。
这种争论不仅没有带来小海鲜的普及,反而造成了不喜欢吃小海鲜的内地人的立场越来越坚定,这种争议的焦点最终的体现是味道和口味上的差异,并且一直到现在。
就在近年来,来自济南的雨牵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首先,雨牵研发出了捞汁,这种捞汁是38道工序制作而出,关键的作用是使小海鲜锁鲜提香,这样让内地人觉得小海鲜的腥味好像就就不见了,留下的是无论是内地人还是沿海人都喜欢的各种小海鲜的鲜味。这样,内地人对这种小海鲜的味道也渐渐接受,甚至在很多地方都出现了排队购买品尝的热潮。
![](https://img.haomeiwen.com/i12064062/d72238ed004617a7.jpeg)
还有就是雨牵研发出了16种口味,有麻辣,藤椒,香辣,蒜香,原鲜等,也很好了满足了口味的差异化需求,为这种捞汁小海鲜能在内地普及奠定了基础。
问题NO.2内地人的餐桌上为什么不常见海鲜?
内地人甚至是部分沿海地区的饮食结构多以鸡鸭猪肉为主,而鸡鸭猪肉也是最为容易获取的食材。而海鲜因为地域的限制,并没有覆盖到更广阔的内地市场。
很明显,小海鲜在内地人的餐桌上是不常出现的,部分是因为味道,但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价格的问题,相比于鸡鸭猪肉,小海鲜的价格相对较高,再加上很多内地人对小海鲜的认知略显不足,基本上将小海鲜就等同于海参和鲍鱼等,而海参和鲍鱼的价格不便宜,这也就造成了大多数内地人觉得小海鲜的价格昂贵的固化认知。
但是随着中国物流体系不断的发达。小海鲜正开始从沿海地区走向全国各个城市,小海鲜的价格也开始大幅度回落。还随着消费者对于海鲜的需求和认可度也在慢慢的提高,中国整个小海鲜餐饮市场的总体需求量呈现爆发式增长。
这种越来越平价化的小海鲜让很多对价格敏感的内地人开始消费小海鲜,从而也带动小海鲜的量产及批发而使得价格降低,这样就使得小海鲜的价格和消费形成了良性循环。
捞汁小海鲜一开始就以小吃的面目出现的,这种捞汁小海鲜可以堂食,更多的是那种罐装的,可以买回家吃、坐车吃、走路吃、工地吃,学校吃。
![](https://img.haomeiwen.com/i12064062/e6f254e8f289dc40.jpeg)
可以说,捞汁小海鲜的出现以及火热是偶然也是必然,必然是因为小海鲜餐饮的趋势所致,偶然是因为捞汁小海鲜解决了消费者的痛点后出现了爆发式的增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