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马行

作者: 晓风知非 | 来源:发表于2024-11-11 16:12 被阅读0次

 作者:杜甫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

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兵车行》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名篇叙事诗。为历代推崇。它揭露了唐玄宗长期以来的穷兵黩武,连年征战,给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灾难,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在艺术上也很突出。它的主题是对战争的控诉和对天下苍生的同情,所以杜甫是怀着怨愤的情感去书写的。诗歌一开始就展现了一幅凄惨的生离死别图景。在艺术技巧上调动听觉视觉去描写,在听觉上有“车辚辚,马萧萧”“哭声直上干云霄”,人马喧天,哭声震地,这正是日渐衰微的唐王朝大肆征兵,人民悲惨的写照。在视觉上“行人弓箭各在腰”不是士兵装备齐整斗志昂扬奔赴战场的雄姿,而是一去不复返,尸骨无处埋的前兆。

全诗以“道旁过者问行人”为界分为两段:首段摹写送别的惨状,是纪事;次段传达征夫的诉苦,是纪言。此诗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借征夫对老人的答话,倾诉了人民对战争的痛恨,揭露了唐玄宗长期以来的穷兵黩武,连年征战,给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灾难。全诗寓情于叙事之中,在叙述次序上参差错落前后呼应,变化开阖井然有序,并巧妙运用过渡句和习用词语,造成了回肠荡气的艺术效果。诗人自创乐府新题写时事,为中唐时期兴起的新乐府运动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这首诗是讽世伤时之作,也是杜诗中的名篇,为历代所推崇。诗旨在讽刺唐玄宗穷兵黩武给人民带来莫大的灾难,充满非战色彩。

诗的开头七句为第一段,写军人家属送别儿子、丈夫出征的悲惨情景,描绘了一幅震人心弦的送别图。“道旁”十四句为第二段,通过设问,役人直诉从军后妇女代耕,农村萧条零落的境况。“长者”十四句为第三段,写征夫久不得息,连年征兵,百姓唯恐生男和青海战场尸骨遍野,令人不寒而的情况。全诗把唐王朝穷兵黩武的罪恶,揭露得尽致淋漓。

诗寓情于叙事之中,在叙述中张翕变化有序,前后呼应,严谨缜密。诗的字数杂言互见,韵脚平仄互换,声调抑扬顿挫,情意低昂起伏。既井井有条,又曲折多变,真可谓“新乐府”诗的典范。

相关文章

  • 七律 观兵马俑、清平乐谢亲

    七律 观兵马俑 秦俑兵马一行行, 好似当年摆阵忙。 血洒长安成偶塑, 殉身大帝化辉煌。 生前壮士威风抖, 死后雄魄...

  • 西安行|兵马俑

    说起西安,很多人是不是跟我一样会第一时间想起秦始皇陵兵马俑呢。这也难怪了,谁让人家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呢,怎么...

  • 西安行

    西安行 ———杜玥廷 走在兵马俑中, 导游姐姐告诉我: 每一个兵马俑都是一名工匠悲惨的一生。 踏上古城墙上,...

  • 将军行 文/兵马俑

    大漠沙如雪 千骑踩晖来 狼烟从北起 万众执戈行 马作的卢快 弓如霹雳惊 腥云蔽昏日 血雨染将台 控弦破鲜卑 扬刀惊...

  • 西安映像

    ——古都西安行 (一)辉煌的宫殿 威严的铜像 惟妙惟肖的兵马俑 和壮丽的烽火台...

  • 兵马俑历史

    大家都知道,兵马俑,我也来到了西安的兵马俑,给大家介绍一下兵马俑。 秦始皇兵马俑亦简称秦兵马俑...

  • 想太多的友人

    相逢也愁别亦愁 三月飞花落扬州 兵马未行先谈败 卅岁人生尽作忧

  • 穿越岁月年轮——古城西安行(四)

    世界第八大奇迹兵马俑 离开华清宫,前往兵马俑。 兵马俑,即秦始皇兵马俑,亦简称秦兵马俑或秦俑。中国古代辉煌文明的一...

  • 兵马俑当“网红”被玩坏?

    “兵马俑酒店”、“兵马俑巧克力”、“变脸兵马俑”……近年来,随着秦始皇兵马俑各色制品走红网络,争议也随之而来。 在...

  • 来,一起和秦始皇下象棋、玩扑克吧

    文 | 夏鸢的暖心小筑 你了解兵马俑吗? 说起兵马俑,我们都应该不陌生。 兵马俑,即秦始皇陵兵马俑,简称为秦兵马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兵马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xtkj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