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要走很远的路,才能遇到同行的人!”
这是我的师父、全国生命化教育发起人张文质老师引导我们“徒儿”的又一句重磅金句。
自2022年7月我们在湖南长沙一别后,我耳畔常常回念这句话,也在众多文章中提到,且疑问——这条很远的路到底有多远。
是啊,这条很远的路到底有多远呢?我想说,我已经走了二十多年。之所以回念这句话,其实更多的是对自己的勉励,也可以说二十多年并不漫长,走着走着就慢慢变好了。
真的,想起来会真的很怕,做起来一定会慢慢朝向美好。也正好验证了:想,都是问题;做才是答案!
想——
最近的工作真不敢想,特别2022年年底“步入”省级教学名师后,想着确实后怕。
其一,从身边环境看
在离县城五六十公里的高寒山区,学校条件、交通、环境,特别是现有的办学成效……可以说没有一样能让我坚定信心。
有亲朋好友告诉我,让我别太自责,其实他们更想让我不要自嘲。
但是,这是自嘲吗?我认为不是,更不是轻薄我们学校,事实就是事实。抛开事实来开展,这必然也只能是形式主义,否则就是自欺欺人。
这不,启动仪式和第一次研修终于于3月26日开启了。场地呢?交通呢?说个不改提的经费呢?我们的工作成效呢?
但是,我最终还是决定在云师大附属丘北中学。就用这里,无论便利、环境,都是最佳样态。
想想,虽然我改变不了这样的“东奔西跑”的活动环境,但是我还是提一提,有可能会经常提。
其二,我个人的因素
我个人的因素,可以说着重谈影响力。这两年仰仗上级主管部门、特别是教研室的领导的关心和支持,有了一定的提升和发挥。
但是,仅此而已,我要以省级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的身份来影响城区和乡镇的优秀教师,毫不客气地讲“我是心虚的”。
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很多时候,我常常想:我的优秀除了不忘初心的付出和努力,我和大家都一样,或许因为机遇碰巧而已。
所以,我的呈现我的样态,让大家明白“我是谁”“我来做什么”“我能做到什么”。
因此,我还是更多地期待:我们都是为了寻找“求真语文”而“共读、共写、共探、共享和共创”。对,着重强调一个字——共。
如果仅仅依靠我一个人,我想:我会毫不犹豫决定——放弃。
不过,有时候放弃比坚持更难。
2023年3月26日的启动仪式后,我看到了几多的无奈,更重要的是我也看到了不少的信心和干净。
好的,那就选择吧,那就庆幸我走了二十多年的路后,让我遇到同行的人。
所以,我要大胆迈开步子——走回来:做!(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