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学,初中到高中,与外界的接触中,自己展示的形象都是乖乖女,智商正常,但是很努力很努力的那种,热爱学习。
慢慢的我也忘了或者从来没有审视过自己的那些形象到底是自然流露还是在外界的期待下感觉自己应该打造的自己。
认真想来,小学的自己,初中的自己是真实的快乐。也许是因为那时候的心很纯洁,想的事很少或者极其简单,只需要凭借自己的喜好或者孩童的争强好胜去完成自己的学业,如此即可。那个时候,没有感觉过空气污染,觉得天永远是蓝的,太阳永远是火红的,心情也永远是美丽的,或者至少主旋律是美丽的。
那个时候没有一包辣条不能缓解的坏心情,也总是为一块钱的零钱激动开心,也总有放学后和家人一起看电视的温馨。那个时候学会一个方程式是开心的,背会一首古诗词也是开心的。
现在看来,大概因为那个阶段心理上对知识不强求,不期待,也不知,反而动机纯洁,没有目的,学的反而快乐,记得反而快且牢固。也是,拥有一份纯洁的内心是当然很可贵,也很有价值。
后来上了大学,年龄大了,心理成熟了,接触的事情多了,人多了。人手一部手机,没有刷着剧,看微博八卦,网聊。反而时常有孤独的要死的心情,也常常莫名难过的要死。
大学是自由的,是轻松的,是美好的,这个思维定势一直是大多数上大学的动力,或者算是诱惑。很少有人意识到大学的真正作用其实是人生的一个社会化的重要过渡阶段。我们应该在体验轻松愉悦的生活的同时完善自我,为自己将来像社会过渡打好基础。
遗憾的是,我把我的大学一部分献给了课堂,一部分献给了宿舍的床,大部分献给了手机……这种情况在大一,大二的时候没有注意到,现在察觉后着实有些窒息感,还有羞愤感。我开始怀念那些没有手机的日子的青春,怀念当时“与世隔绝”的那种状态,那种对世事不起哄,活在自我的世界里的小美好。
这并不是说自己责怪信息化的发展,也不是要把责任归咎为手机。承认信息化发展是历史的趋势,手机也是其中的一个产物。物本身没有错,也大可不必被声讨。应该客观的看到它确实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太多的方便。
然而,对于一个自制力比较差或者时常迷茫,常患孤独的我来说,它并不讨喜,却讽刺的从来没有离开过我的视线与生活。我依赖它,甚至到了不怎么和现实的同学朋友交流,聊天的地步。每天反复及时的翻阅别人的朋友圈,动态,慢慢的在自己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活在了别人的世界里,也活在了娱乐至死的时代。
这个归根到底是我自己的原因,是自己对自己太不关注,太不在乎自己,所以总是想借助手机活在别人的生活里,以为这样才算不孤独,才算热闹。
然而,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自己才深刻体会到什么叫做真正的孤独。这个时候,心是空的,心情是低落的。说不上来自己到底今天做了什么,自己今天为自己做了什么。这常常很难过也有点可悲。
人活着要有价值感,有信念感,这一切源于自己对自己负责,自己常常想到自己,为自己做点事情,爱属于自己的时间,做好自己的事情。整理好飘忽不定的心情,自己给自己积累今天的好心情,这些都是自己可以给自己的,也是只能自己给自己的。“娱乐至死”的时代给不了我们这些内在的东西,反而陷入其中,让自己空洞,每天“流离失所”。
所以,我告诉自己,对自己好点。每天都记得为自己做点什么吧。自己很值得自己去付出心血,在这个求快的时代,慢下来,管好自己的心。我相信自己可以做到,通过读书也好,写作也好,旅行也好,总可以到达自己内心想去的地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