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开处,春耕正当时。为培养孩子们初步的劳动意识和劳动能力,发挥种植园得天独厚的条件,切实提高孩子的劳动实践能力,我们将体验教育、环境教育和农耕文化融为一体,于近日开展了“童”行“童”耕同成长第二届春耕节活动。

在劳动活动中我们将“有趣”和“有益”相结合,引导孩子体验农耕之美,共享成长之乐,感悟劳动价值。
园所自建园时就有五亩地的种植园,每年孩子们“包地”种植、管护的劳动活动已持续进行了六年。只是近两年我们把种植的时节与节气——“谷雨”紧密结合,并赋予“春耕节”之称,让孩子在这个节气里中下种子时更有仪式感。
今年的春耕节后勤策划组将“有趣”和“有益”相结合,引导孩子体验农耕之美,共享成长之乐,感悟劳动价值。
春耕节的仪式感,让孩子们的行动也赋予积极的仪式感。每个班的孩子都带着劳动小工具,班级设置了“方阵”入场、劳动口号,参与的家长被称为“义工支志愿队”、教师队被称为“园丁队”。伴随着小朋友们嘹亮的耕作口号,春耕节主题系列活动之“开锄”典礼拉开了帷幕!
“春耕节”开幕式包括击鼓迎春耕、歌舞颂春耕、赠种探春耕、认识农耕工具、春耕正当时等五项内容。让孩子们切实在劳动中探索自然秘密,体验春耕文化,用实际行动践行农耕精神。
孩子们参与种植活动的积极性很踊跃,带着对春的期许和对收获的期待,在老师和家长义工志愿者的带领下,幸福的孩子们们戴上遮阳帽,拿起工具,和同伴一起翻土挖坑、播撒种子、种下嫩苗,开启了辛勤又快乐的种植活动。
在一秧一苗间,在一耕一种中,孩子们体验农耕,增长知识,亲近自然,亲身感受劳动带来的快乐。融融春光里,大家热火朝天,干劲十足,期待着种下一片“绿”,收获满园春。
农耕孕育了中华文明,光辉灿烂的农耕文化,书写了中国人的伟大和自豪。春已至,花已开,孩子们的春耕故事还在继续。愿今天种下的美好都会发芽、开花、结果!


著名心理学家、哲学家威廉·詹姆士说过:“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我想,今天我们播下一粒种子,将收获一份希望;播下一份希望,将收获一份幸福!
在本次春耕活动中,孩子们体验到劳动收获的愉悦,增长对植物知识的了解,激发孩子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同时,在春耕活动中,促使幼儿感受生命的活力,懂得保护自然,爱惜生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