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本内容之:童行白谈读书
童行白,信息不详,民国时期学者无疑。
《怎样读书》收录童行白谈读书的文章除《怎样提高读书的速率和效率》,主要讲述提高读书的速度和理解率的方法。
童行白文章:《怎样提高读书的速率和效率》
(一)速率
读书的形式有二:一是朗读,二是静读。讨论如何增进静读的速率。
(A)识别距。即眼球一转动间所能知的范围。与识别距相关的因素:一是阅读材料的深浅程度,即难易度;二是阅读的目的,任意浏览跟探求理解大不一样;三是阅读的形式,静读比朗读识别距要大。
(B)眼停时间。所谓眼停时间,即眼球转动间所费的时间,费时愈短,则速率必高。
(C)回复眼动。回复眼动的次数愈多,眼停的次数愈多,费时愈长。
(D)扫视。从前行的末一字,到次行的首一字的眼动,叫做扫视。
对增进速率的结论是「养成有规律的眼动」,经过练习进步。
(二)效率
效率可分三种:理解、组织和记忆。
理解就是要弄清楚书的要点。理解跟阅读书籍的深浅有关系,跟阅读的专心程度有关系。
组织着重内容的认识,注重读完一书后,是否能组织成系统的知识,或是否能将新收的材料和已读过的书联属起来,而组成系统的知识。所以,要注重做大纲、做表解、做结论等。
书本内容之:孙福熙谈读书
孙福熙(1898年-1962年),字春苔,曾用笔名丁一、明斋、寿明斋等。现代散文家、美术家。
孙福熙生于浙江绍兴一个自由职业家庭,1915年毕业于浙江省立第五师范学校。任小学教师,北大图书馆职员,曾参加「五四」运动,赴法留学两次,历任西湖艺术学院、杭州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教授,昆明难童学校校长,浙江大学文学院、中山大学教授,上海市教育研究会主席,人民教育出版社高级编辑,北京编辑社高级编译。1919年开始发表作品。
《怎样读书》收录孙福熙先生谈读书的文章《读书并非为黄金——我的不读书的经验》,主要讲述读书者的态度不能太功利,不能不切实际,读书也不能局限在读书本。
孙福熙文章:《读书并非为黄金——我的不读书的经验》
没有把有系统的书本知识作为辨别事理的根据,每遇到事物上有疑问,只得乱翻书本来求解答而已。
书本内容之:张素民谈读书
张素民,信息不详。
《怎样读书》收录张素民谈读书的文章《我的读书经验谈》,主要讲述读书的好处,读书与兴趣、读书方法及读书与职业的关系等。
张素民文章:《我的读书经验谈》
一、读书与思想
思想可以由读书的启发和暗示而来。读书是思想的一个主要来源,「开卷有益」的益处,即在这里。
读书愈多,知识愈富的人,不愿轻有主张,不愿乱发议论。
读书可以培养成熟的思想。
二、读书与兴趣
无论对于何事,兴趣最关重要。造成读书兴趣的第一要着,是求了解。造成读书兴趣的第二要着,是养成读书的习惯。
兴趣之养成,是累积的。即是因有兴趣而读书,因读书而更有兴趣。读书愈多,兴趣更多。
三、读书与方法
所谓方法,第一是指书本的选择;第二是指读法,精读、略读、选读等方法不一而足,要根据情况和需要而定。
四、读书与职业
借学校为晋身之阶,学校等于科举。关系本身职业的书要读,关系职业以外的书也要读。而不要把读书看成是学生的专业。
书本内容之:程瑞霖谈读书
程瑞霖 (1900 一 1943), 号英霆 。程瑞霖求学 于武昌中学,上海中国公学, 在英国伦敦大学经济学院专攻经济,获硕士学位。学成回国, 即任南京国立中央大学、中央政 治学校教授,并受国民党中央委托办《政治评论》周刊。
《怎样读书》收录程瑞霖先生谈读书的文章《个人读书的经验》,作者先讲述自己的求学读书的经历,然后从经历里总结出几条经验。
程瑞霖文章:《个人读书的经验》
(一)读书不能照古法。焚膏继晷的方法,虽然是最严格的、确实的,却很容易使学者灵机闭塞。
(二)读书不能躐(liè)等。
(三)读书不能务外。学以致用,先不要过于求用,须学在前。
(四)读书不能尚强记。
(五)读书不可贪多。
《怎样读书》一书更多的内容摘要请阅读文章:
对「阅读」感兴趣的同学还可以阅读文章:
@阿佑
一个阅读与知识体系构建的践行者!
一个奉「尘世浮沉许吾愿,一生平安少波折」为格言的修行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