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非我们不能因为孩子的某一个具体的成绩而自豪,不过无条件养育的家长即使孩子没有取得成功时也会感到自豪。当你的孩子做了令人瞩目的事情时,你会格外高兴,但不要弄得你的“爱”会以此为轴心。如果你能正确保持这种平衡,孩子长大后就不容易感觉只有在成功时自己才有价值,他们有能力失败,即不会认为自己是个失败者。
当表扬只是因为高兴孩子做的事而自然流露,而非试图“强化”某个特定行为时,关键并不在于我们传递的信息,甚至也不在于我们传递信息的理由,而在于孩子接收到的信息。正面强化最突出之处并不在于它是正面的,最突出之处在于它是一个评价,我们真正追求的是不含评价意义的正面态度。
表扬之所以流行的部分原因在于人们未能区分其与“鼓励”的区别。关注孩子的行为,对其行为表现出兴趣,就已经是一种鼓励了。事实上,这要比我们在孩子取得成功后立即表达什么更加重要。当无条件的爱和真诚的热情永远在场时,“干得好!”是多余的,当它们缺席时,“干得好!”则根本无效。
当我们觉得应该说点什么时,可以简单地指出我们看到的,并允许孩子自己决定如何去感觉。简单的、不带评价的表态会让孩子知道你注意到了,也会让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骄傲。在其它时候,更详尽的描述可能便恰当,但即使是这样也不需要评价来“玷污”它。你可以简单地对自己看到的东西提供反馈,如果孩子关心他人或慷慨大方,你可以温和地将其注意力吸引到其行为对他人产生的,这与表扬是完全不同的,后者强调的是你如何感觉他的分享行为。
比“描述”更好的是“提问”,你能问他对自己的行为做何感想时为何一定要告诉他你的感想呢?这样会促使孩子做有用的反思,反思为何这样做要比那样做更好。对他的写作、绘画或手工作品提问,会邀请他思考自己取得了什么成功以及如何取得了成功,这能刺激孩子取得更大的进步,滋养对任务本身的兴趣。记住,研究表明“表扬”的影响恰恰相反,会将他的注意力从任务本身转移到你的反应上。表扬有时候会压制孩子的发挥和深思,一旦我们予以评判,他们就会趋向停止思考和讨论他们所做的事情。
普遍存在的疑问是:我们是否应该夸奖或道谢。这取决于三种情况:我们为什么要说;我们对谁说;说了会产生什么影响。
为什么:这样的评价是为了表示善意,让对方感觉良好?还是为了控制某人日后行为而提供的有条件强化的变体?如果是后者,那么将表扬“重塑”为感激也不会真正改变什么。
对谁:如果“谢谢你”或者评价之词是发生在两个同等地位的成年人之间,尤其是对方均不特别依赖于另一方的爱和认可时,那并不是在试图操纵这些个体,即使想操纵也不太可能得逞。我们需要加倍小心的是,我们对孩子所说的话,以及如何说、为何说。
影响:“表扬”存在很多灰色地带,许多情况下某句评价是否会造成伤害还不十分明确,最好的建议是留心其产生的影响。如果你习惯对孩子说类似表扬的话,那就观察孩子是否时常期望从你那里得到,或者需要这样的评价。试卷觉察他们的内在动机(对某种行为的坚持或对某个活动的兴趣)是否因为你的这种评语而削弱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