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我只读高逼格的书

作者: 项小北 | 来源:发表于2017-02-10 09:07 被阅读108次

    如果点进来的你是纯粹好奇我能有多高的逼格,或是拭目以待我推荐几本让你看了一下子让人觉得逼格品味蹭蹭上涨的书,那不好意思要让你失望了。

    不知道在生活中你有没有经历过这样的场面。一群人走在一起高谈阔论的时候,如果有人能一下子能从生活扯到文学,由现实引发关于哲学的思考,甚至买个菜他都能跟你扯上几个经济学术语,你是不是一下子觉得这个人牛逼哄哄。对于那些陌生的国外名著,冗长拖沓的作者名,有些人能不带断句地一口气顺出一大串。

    瞠目结舌的你内心默默嘟哝着这话我没法接,但也是不是油然而生某种程度上的崇拜。即使你内心再抵触把知识当做炫耀的谈资,相信你潜意识里还是为之动容,毕竟这比一般的吹牛不止高了一个档次。

    在这里,我一点儿也不是批评这些人。想想你如果看了很多书、有很多个人经历,是不是也要偶尔显山露水,让它们在你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发挥实质性作用。

    有一些人却是例外。他们也许大谈陀思妥耶夫斯基和他的作品,可是满口只有空洞的内容,对作品本身毫无见解,单单停留在看过这个表面;他们也许只是看过一个作家的某本书,却俨然一副对这个作者深刻研究的样子,夸夸其谈地评判该作家的水准;遇到太有深度的,评判不来的就追随那些大师级别人物的点评,拾人牙慧,把自己佯装得周身文学派头。

    曾经,我只读高逼格的书

    曾几何时,我发现自己也成为了自己曾经嗤之以鼻的那种人。

    以前那些真正享受读书的日子,我把每一本书视若珍宝,一页页翻,一字一句读,有的书甚至因为太喜欢而舍不得读完,或者一读再读,从不去追求所谓畅销程度和逼格,只求喜欢。

    渐渐地,有人开始把“博识”二字冠在我头上。哪怕知道那只是随意的褒奖都让我喘不过气来。我开始觉得,我有必要去读一些冷门的、所谓高格调的书来坐实那些认可。我看得很快,有很多名著我一天就可以看完一本,甚至更多,但大抵都是囫囵吞枣。

    有一些作品的遣词造句绝妙,有一些则思路架构奇特。可是,我从未认真研究和思考过,因为我急着看下一本。有时候常常一本书下来,我既不了解写作背景,也对文章概念模糊,作品深度更是没有用心去挖掘过。以至于看了很多书,我下笔却是异常艰涩。

    曾经,我只读高逼格的书

    古人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被我彻彻底底地曲解了。我感到异常恐慌。更多的,是羞愧。我知道是时候停止了。

    一个人辗转反侧,我想,除了读书,其实在很多方面,人们习惯于这种高逼格佯装而不自知。

    想到一句台词,看起来有趣的人多了,都是装的,装到最后连自己都信了。

    有多少人读书是为了装逼,有多少人提出与本心相悖的观点只是为了反驳而反驳,人们为了让自己看起来出众而有趣,常常做着一些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他们带着精致的假面,一个个看起来都丰富博达、志趣高雅。

    《阿甘正传》里面有人问童年的阿甘,你长大以后要做什么?阿甘说,长大以后不可以做自己吗?

    我们都在成长,我们懂得东西越来越多,我们认识的人越来越多,我们看似品味见长,越来越牛逼的样子,却越来越不是自己。一辈子也不长,而你真正是你自己,摘下面具、审视自己的时间又有多长?我们都渴望有趣,若你为了追求有趣而有趣,即使别人觉得你有趣,你就不会觉得疲惫与乏味?

    最后,对于读书本身,我觉得书无所谓什么高逼格与低品位。真正好的作品能让你感受到灵魂的相互碰撞与交流的欣喜。

    那些文学界泰斗级人物,他们的传世之作被无数人赞颂。但是你读不懂,你的知识和眼界还不足以让你读懂,只会觉得酸涩乏味。很多时候不是我们选择书,而是书选择我们。与自己的品味和理解能力相适应,对你的见解和思想有小幅度提升的何尝不是好书。相信我,一辈子很短,不要把时间浪费在自己不喜欢的事物上。

    在车上的时候,我听见周遭响起的此起彼伏的流行乐铃声,妹妹一脸嗤笑地拉了拉我的衣角,我知道她的意思。我笑着说,和你最喜欢的歌一样,总之,听起来也还不赖。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曾经,我只读高逼格的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ycgi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