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当下,终于有时间拜读了杨绛先生的《我们仨》,最早接触到这本书是在高中的一篇阅读中,只是很短的一个片段便使我记忆尤新。我记得最深的一句话是那句“我一个人思念着我们仨”,这是多么深切而又孤寂的思念呀,多少个日日夜夜的思念总结成这么一句话,简单却又深切,让我铭记良久。再次接触到这本书,就是参加此次金典传颂的时候,看到此次选中的书是我们仨,杨绛的故事让我神往,我便毫不犹豫的投入到了“我们仨”的世界。
时间回到杨绛女士和钱钟书先生初遇时,那时候的他们风华正茂,两人一见倾心。就这样俩人携手走到了一起。很快俩人有了爱情的结晶,钱媛,从此我们俩变成了我们仨。三人在一起的生活平淡却又充满欢乐。钱先生童心未泯经常逗女儿玩,“父女两个玩得正酣。钟书怪可怜地大声求救: "娘, 娘,阿圆欺我!”阿圆理直气壮地喊: "Mummy娘! 爸做坏事!当场拿获!”,杨绛先生开朗豁达,坐月子期间,钱钟书脱离了杨绛的照顾,自己-会打翻了墨水,几日又砸坏了台灯,苦着脸对坐月子的杨绛说,”我做坏事了” ,杨绛就说"不要紧,我会洗,我会修”,乃至会划火柴做饭了,也面有色,分外开心;生了圆圆后,全家她说”(钱钟书)吃肉,我喝汤,圆圆吃我”;他哮喘病发,呼吸如呼啸。我(杨绛)不知轻重,戏称他为"呼啸山庄”等等。女儿更是冰雪聪明,孝顺懂事。她从小到大的很多故事,这个哭声嘹亮的“星海小姐”,瓷娃娃, 外公的读书种子,老师中的尖兵,她的可爱善良聪明孝顺,对工作的鞠躬尽瘁,对人的友善。这是多么美好幸福的一家三口。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这样美好的家庭也终逃不过生离死别,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我们仨这个家最先走散的是杨、钱的女儿钱媛。那么聪明善良的女孩,就在那样的社会背景下离他们而去,病重的钱钟书随后也先她而去。当初的我们仨,现在,独留杨绛一人形影孤零, 她在文革中活在对儿女,丈夫的美好回忆中,几十年中,杨绛,见到了太多太多,钱钟书和钱瑗相继离她而去,所有的悲欢与离合,所有的潮起与潮落,她早已释怀,以至于悲喜无常,淡定自如了,但是这样却还是给我一种淡淡的悲伤凄凉。
我们仨最终只剩下一个,哪怕再辉煌,也不可能再和从前一样了,但她说“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家人已离去,亲情过往的点点,却被真切地记录在心中,记录在《我们仨》。
在杨绛的书中,最美好的地方就是家了,它是避风的港湾,无论在外面多么辛苦,多么劳累,回到这里便能彻底的放松下来。家,需要我们每个人去经营去爱护,让他充满温馨与幸福,更重要的是我们要珍惜好自己与家人在一起的每一分每一秒,不能等失去了再去惋惜。杨绛女士用他一生的经历,描绘出了这样一个可爱、温馨的家,这个家庭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生活方式,为社会提供了一种文化,一种生活趣味,一种追求。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体会到这一点,从而获得真正的幸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