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我们仨》读后感

《我们仨》读后感

作者: 李祥祥_19强化班 | 来源:发表于2020-05-20 22:51 被阅读0次

    疫情当下,终于有时间拜读了杨绛先生的《我们仨》,最早接触到这本书是在高中的一篇阅读中,只是很短的一个片段便使我记忆尤新。我记得最深的一句话是那句“我一个人思念着我们仨”,这是多么深切而又孤寂的思念呀,多少个日日夜夜的思念总结成这么一句话,简单却又深切,让我铭记良久。再次接触到这本书,就是参加此次金典传颂的时候,看到此次选中的书是我们仨,杨绛的故事让我神往,我便毫不犹豫的投入到了“我们仨”的世界。

        时间回到杨绛女士和钱钟书先生初遇时,那时候的他们风华正茂,两人一见倾心。就这样俩人携手走到了一起。很快俩人有了爱情的结晶,钱媛,从此我们俩变成了我们仨。三人在一起的生活平淡却又充满欢乐。钱先生童心未泯经常逗女儿玩,“父女两个玩得正酣。钟书怪可怜地大声求救: "娘, 娘,阿圆欺我!”阿圆理直气壮地喊: "Mummy娘! 爸做坏事!当场拿获!”,杨绛先生开朗豁达,坐月子期间,钱钟书脱离了杨绛的照顾,自己-会打翻了墨水,几日又砸坏了台灯,苦着脸对坐月子的杨绛说,”我做坏事了” ,杨绛就说"不要紧,我会洗,我会修”,乃至会划火柴做饭了,也面有色,分外开心;生了圆圆后,全家她说”(钱钟书)吃肉,我喝汤,圆圆吃我”;他哮喘病发,呼吸如呼啸。我(杨绛)不知轻重,戏称他为"呼啸山庄”等等。女儿更是冰雪聪明,孝顺懂事。她从小到大的很多故事,这个哭声嘹亮的“星海小姐”,瓷娃娃, 外公的读书种子,老师中的尖兵,她的可爱善良聪明孝顺,对工作的鞠躬尽瘁,对人的友善。这是多么美好幸福的一家三口。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这样美好的家庭也终逃不过生离死别,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我们仨这个家最先走散的是杨、钱的女儿钱媛。那么聪明善良的女孩,就在那样的社会背景下离他们而去,病重的钱钟书随后也先她而去。当初的我们仨,现在,独留杨绛一人形影孤零, 她在文革中活在对儿女,丈夫的美好回忆中,几十年中,杨绛,见到了太多太多,钱钟书和钱瑗相继离她而去,所有的悲欢与离合,所有的潮起与潮落,她早已释怀,以至于悲喜无常,淡定自如了,但是这样却还是给我一种淡淡的悲伤凄凉。

    我们仨最终只剩下一个,哪怕再辉煌,也不可能再和从前一样了,但她说“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家人已离去,亲情过往的点点,却被真切地记录在心中,记录在《我们仨》。

    在杨绛的书中,最美好的地方就是家了,它是避风的港湾,无论在外面多么辛苦,多么劳累,回到这里便能彻底的放松下来。家,需要我们每个人去经营去爱护,让他充满温馨与幸福,更重要的是我们要珍惜好自己与家人在一起的每一分每一秒,不能等失去了再去惋惜。杨绛女士用他一生的经历,描绘出了这样一个可爱、温馨的家,这个家庭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生活方式,为社会提供了一种文化,一种生活趣味,一种追求。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体会到这一点,从而获得真正的幸福。

相关文章

  • 这本书教会了我什么

    ——《我们仨》读后感 《我们仨》是杨绛先生在92岁高龄撰写的家庭生活回忆录,记述了他们这个单纯温馨的学者家庭63年...

  • 2019-10-13《我们仨》读后感

    《我们仨》读后感 读完《我们仨》,我从杨绛女士的视角体验他们的一家人的生活。钱钟书先生,博学、宽厚,不争,但也有像...

  • 有一种感人至深的亲情,叫“我们仨”

    杨绛先生的书《我们仨》读后感悟…~ 《我们仨》这本书在第一部分的内容里,我们走进了杨绛相继失去女儿和人生伴侣的那段...

  • 娓娓道来的水墨流年

    ——— 《我们仨》读后感 《我们仨》是杨绛先生在92岁时所著,最初设想,这本书由一家三口各写一部分,钱瑗写父母,杨...

  • 走到人生边上

    之前刚刚发布了一篇有关杨绛先生作品《我们仨》的读后感,今天便来写她的另一本书--《走到人生边上》的读后感了。 “本...

  • 读杨绛先生《我们仨》有感

    今天是我加入简书日更的第一天,刚好借这个契机把《我们仨》的读后感记录下来。 第一次读《我们仨》是在高一,那时候我处...

  • 2018-12-28看书收尾

    2018的最后几天把基本没看完的书看完了,有三本《流浪地球》、《人类简史》和《我们仨》,简要记录一下读后感。 《流...

  • 不逛街的钱钟书

    ——《我们仨》读后感 以前读过一篇文章,说这本书应该倒着读。不以为然。 杨先生慧慈。 人生走到尾声,曲终人散,大多...

  • 《我们仨》读后感

    想了好久这篇读后感名字,可是读书太少找不到好的词语。 《我们仨》周末两日时间读完,阅毕心中是痛?还是暖?就是不能平...

  • 再读《我们仨》之感

    最近再读杨绛先生的《我们仨》,读完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没有写读后感的习惯,却有一个声音在告诉我,应该记录点什么...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们仨》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yeoo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