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深度思考成长励志
30多岁,该不该去追求自己热爱的事情?他们这么说

30多岁,该不该去追求自己热爱的事情?他们这么说

作者: 坚持积累精进 | 来源:发表于2019-07-14 09:09 被阅读5次

30多岁,该不该去追求自己热爱的事情?他们这么说

                                     他们这么说:(经验与价值观)

史蒂夫·乔布斯说:

有时候,生活会给你迎头痛击。不要灰心丧气。我坚信,唯一可以让我坚持下去的,是我对自己事业的热爱。你必须去寻找自己所爱。工作或是爱情,都是如此。工作是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要真正获得满足感,就必须做你认为有价值的工作。要做有价值的事业,你就必须热爱你要做的事业。如果你还没有找到,千万不要放弃,要继续寻找。只要倾听你的心声,当你发现时,你就会知道。就像任何伟大的感情关系一样,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份情会越来越浓烈。所以不要放弃,要继续寻找。

沃伦·巴菲特说:

你早上从床上坐起,是因为你期待这一天。我有60年都是跳着踢踏舞去工作的,就是因为我做我喜欢做的,我感觉非常幸运。

查理·芒格说:

做有强烈兴趣的事情,如果你们真的想要在某个领域做得很出色,那么你们必须对它有强烈的兴趣。我可以强迫自己把许多事情做得相当好,但我无法将我没有强烈兴趣的事情做得非常出色。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你们也跟我差不多。所以如果有机会的话,你们要想办法去做那些你们有强烈兴趣的事情。 

                                          他们又这么说:(大样本事实与普遍规律)

卡尔·纽波特(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系教授)说:

第一:不要追随你的激情,一开始大多数人都是没有激情的。激情是你把手头工作做好之后自然而然的产物。

第二:好工作是用强力的职场资本换来的。不管你多想要一份好工作,都得先把自己的资本积累起来再说。

第三:别在错误的工作上浪费时间。社会上有很多工作都不适合你,它们也许适合别人,但并不是你。你需要在低头干活的时候也常常抬头看路。

第四:掌握工作的主动性。主动性是工作中的必需品质,你可以在生活中做个高冷的人,但是工作中请放下姿态,你需要掌控对自己职业生涯的自主权。

第五:用持续的练习提升自己的竞争力。不断地学习新技能,让自己持续地在非舒适区是改变的前提。

第六:找到工作的使命感。把自己的工作嫁接到一个更加宏大的事情上,能让你工作更加充满干劲。

第七:想要有真正创新的想法,先进入到最前沿的领域。请相信别人的聪明才智,先让自己融入聪明人的队伍中,这样你的想法也许才是能站在巨人肩膀上的。

埃米尼亚·伊瓦拉(耶鲁大学博士、欧洲工商管理学院的组织行为学教授)说:

大多数人找工作的时候未必第一份工作就能够让自己真正喜欢,或者是能够真正释放自己价值的工作,那工作到一定阶段,就会面临调整职业方向的问题。事实上,我们大多数人在一生中平均会在三个不同的组织中工作,而且要经历一次对自己人生非常重要的职业转变。只不过,在这个转变中,有些人职业转换得比较成功,而有些人可能就不太顺利。做一个转行的决定,对每个人而言,可能都是生命中一个很重要的决策。

黑兹尔·马库斯(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说:

马库斯研究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可能的自我”。

马库斯说,这其实是更合理的一个心理学概念,假设每个人都是一个“可能的自我”,也就是说所谓真实的自我,不是一个已有的模式放在那里,让你去把它挖掘出来,而是像一个泥胚通过不断打磨雕刻出来的,换句话说,“真实的自我”可能并不存在。因为我们不是一个自我,而是由许多个自我构成的整体,自我是塑造出来的。

说白了,对于你未来是什么样子,其实是有无数种可能性的,你要做的是去尝试各种可能性,实现可能的自我。“真实的自我”植根于过去,而“可能的自我”则立足于现在与未来。过去已成定局无法改变,而现在和未来则有无限可能。

所以,在重新职业选择的时候,你需要放弃寻找那所谓的“真实的自我”,而应该努力去发现“可能的自我”。不要先去思考或者提前计划好什么是自己喜欢的事情,然后去执行,相反是先去实践,先去尝试,尽可能多样地去体验各种各样的事情,来看自己在哪个方向上更加有可塑性,最终打造成自己想要的样子,这是你转行的开始和关键。

马库斯告诉我们的关于转行的一个重要误区,不要去先挖掘一个目标,挖掘一个“真实的自我”,然后去采取行动,而是列出“可能的自我”,一个一个地去尝试。

上面的内容,有交合重叠的思想,也有对立冲突思想,各有各的道理,看了以后,好像更难回答:自己该不该去追求自己热爱的事情  这个问题了。

这篇文章,不是一篇能够给出斩钉截铁答案的文章,相反,这是一篇需要你把你的大脑彻底燃烧起来,可以协助你找到属于你自己答案的文章。而且要找到答案,就必须做到: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已经找到我的答案)

                                                              我该怎么做?

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是一种精神,也是非常严苛的标准,毛主席打仗,麦肯锡分析问题,科学家做研究,学者做学问,没有一个不是本着这个精神去开展工作的。

本着以上精神,借用马云的三个问题:“你有什么,你要什么,你放弃什么”为框架,以及问题清单的形式,帮助你开始寻找属于自己答案的旅程。每一个问题都是有深入,有启发的。自己的事情,不要敷衍了自己。开始吧。

--------------------------------问题清单从此开始--------------------------------

一、你有什么?

你的天赋是什么?你花了多久时间去强化你的天赋?(天赋即擅长)你的热情在哪儿?(热情即兴趣)你对什么敏感?相比于身边人,你最独特的是什么?(独特即特点)你不能忍什么?你恐惧什么?(不能忍即心理底线和边界)

你的能力圈是什么?你有什么资源?

先问一遍自己,记下答案,再问一遍身边可信而友善的人,记下答案,通过这些问题,全方位的了解自己,一定要认真去想,如果你深入剖析的够深,你一定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如果答不上来,不妨去星座,性格分析,人格分析,专业职业优势测评工具等上面去找找参考。)

二、你要什么?

1.看自己:

(1)正着想:你想要什么?你想要的到底是什么?短期看,你想要什么?长期看,你想要什么?不要高估短期的自己,不要低估长期的自己。罗列出来,正着选,反着排出都可以。

(2)反着想:你不要什么?你不想要的到底是什么?罗列出来,正着选,反着排出都可以。

(3)Review第一遍:客观上,你怎么知道你想要的是正确的?是合理的?你的证据是什么?

(4)Review第二遍:主观上,你为什么你想要它?你的内心最坚定的依据是什么?

2.看市场:

市场上有什么?还有什么?你的筛选方法是最有效的吗?你研究了什么?你实际调查了什么?调查的结果怎么样?最终哪些是适合你的?

三、你放弃什么?

你怎么得到自己想要的?你有什么计划?为此,你要投入什么?你可以放弃什么?其实,你可以不放弃什么?最后,你不得不放弃什么?都有谁与此相关?你怎么处理好其中的不平衡带来的波折?

--------------------------------问题清单到此为止--------------------------------

你可能觉得,想那么多问题,太累了!

如果觉得想问题累,只有一个结论,那只是你还不够累,当你足够累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动脑筋思考问题,是你必须要走的路,除非,你愿意让自己过得更累。

如果不愿意让自己更累,那就不要敷衍自己,开动脑筋,认真想,认真答,认真记录。

绝对正确的答案是:你的答案只有你自己能找到,还是那句话:自己的事,不能敷衍了自己。

--------------------------------问题的衍生问题及解决方案--------------------------------

衍生问题一、没有明确的答案,那怎么办?

如果真的认真去回答,那么你会现,问题分为两种,一种是探索与发现,另一种是选择,探索与发现的问题难度较小,答案是相对明确的,而选择的难度较大,往往涉及到很多复杂的因素,没有明确答案。-----有兴趣可以去看我前面写的:《对于我们普通人,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

精炼的说:选择最终需要根据自己的认知和自己的价值观来做出。

1.选择前,考验思考力,在视野可见(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严谨思量,反复思量。

2.选择后,考验执行力,选了就该去努力去拿到好结果,以此证明选对了。评判是人做出的,事情也是人做出的。

衍生问题二、那如果,要是万一真选错了,那怎么办?

如果没有选到最优的选项就算选错了的话,那么没有认真思考,选错的概率就太大了,如果认真思考了,还是选错了,那就接受错误,再来过。

认真思考的价值在于:不要做明显错误的事,少犯错很重要,但是前进中无法避免犯错,所以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不犯错,力所不能及的范围内,控制犯错的代价。即使最后真错了,也要从自己和别人犯的错误中汲取营养,最重要的是自己不能在该动脑的时候偷懒,怕麻烦。

--------------------------------我也深信不疑的观念,推荐给你--------------------------------

一个人失败的最大原因,就是对于自己的能力永远不敢充分信任,甚至自己认为必将失败无疑。惟坚韧者始能遂其志。(By本杰明·富兰克林)

你的头脑,你的思维,你的意识只是你的一部分,还有一个部分是:你的潜意识和你的身体。(By心理学家·武志红)

同时保有全然相反的两种观念,还能正常行事,是第一流智慧的标志。(By菲茨杰拉德)

越原始的东西,越具有奠基性,稳定性和决定性。(By独立学者·哲学家·王东岳)

好多事,一开始都是混沌的,越思考越清晰,越探索越清晰,越行动越清晰。(By作者)

推荐两本书:卡尔纽波特《优秀到不能被忽视》      埃米尼亚·伊瓦拉《转行》

以的内容,帮助我自己找到了属于我的答案,希望对于你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欢迎关注和转发。

相关文章

  • 30多岁,该不该去追求自己热爱的事情?他们这么说

    30多岁,该不该去追求自己热爱的事情?他们这么说 他们这么说:(经验与价值观)...

  • 带着觉醒上路吧

    不管你今天身处何方,只有做自己热爱的事情,你才会有真正的成就感。不要把金钱当成你的目标去追求你热爱的事情,将他们做...

  • 去坚持自己去所热爱的事情

    没事的时候我真心的建议多看看书,多学习不要给自己丢脸,同时也要淡定行事,不要出太多的笑话。任何事情都是行动的人才会...

  • 去坚持自己去所热爱的事情

    没事的时候我真心的建议多看看书,多学习不要给自己丢脸,同时也要淡定行事,不要出太多的笑话。任何事情都是行动的人才会...

  • <30多岁了该不该选择**>

    经常在网上看到已经30多岁的了,自己该不该选择做自己以前没有从事过的职业方向。 其实这是个多选题。如果自己没...

  • 二十多岁的我写给未来三十岁的自己

    想记录一些自己20多岁的想法,同时也期待着未来30岁的自己 对于30岁自己的期待 30的自己已经不在追求外貌的过分...

  • 到底要不要追求自己热爱的事情?

    你们有没有这种感觉,如果一件事情没有让自己心里有满足感,整个人就会变得很别扭,怎么做怎么难受。我就是这样。俗称:体...

  • 30岁,梦想前行

    有句话这么说:30岁之前不努力,30岁以后加倍受苦。年少无知,梦想前行。这是年轻时鼓励自己的话语。当然,20多岁的...

  • 大龄未婚女面试被问婚姻应对123

    30多岁大龄未婚女未必会比20多岁的妹子早结婚生子。 话是这么说…… 28.29.30+之后,有没发现除了爸妈、三...

  • 自己热爱的事情

    周末带孩子去试课钢琴,在等孩子的间隙,看到一个五六岁一点点大的孩子在卖力的敲着架子鼓,乐声说不上动听悦耳,但也不算...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30多岁,该不该去追求自己热爱的事情?他们这么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yfbk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