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健康心理学是保健、诊病、防病和治病的心理学。
目前健康心理学的工作领域大致有如下4个方面:
1.躯体疾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过程中的心理学问题.
2.促进和维护健康的心理学问题
3.疾病患者的心理学问题
4.促进健康服务和健康服务政策的制定。
二,常见的躯体疾病患者的心理问题
(一)躯体疾病患者的一般心理特点
1.对客观世界和自身价值的态度发生改变,
2.把注意力从外界转移到自身的体验和感觉上
3.情绪低落,
4.时间感觉发生变化,
5.精神偏离日常状态。
(二)心理学对躯体疾病治疗的意义
1.躯体疾病的恢复过程是很复杂的,不仅要让患者的某些躯体功能得到康复,而且还要帮助患者逐步的适应疾病带给自己的痛苦和不便,为此我们对疾病治愈的理解,必须从患者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这三个层面着眼,使患者在这三方面同时好转。
2.患躯体疾病时,由于某些器官的气质或功能的破坏,不但在能量代谢方面影响到中枢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而且病变的器官,向大脑皮层发放的信息也是恶性的。往往产生某些精神障碍或综合征,这时需要精神科医生给予治疗。
3.按一般经验,躯体疾病在不同程度上都会影响神经系统高级部位的功能,所以某些躯体疾病同时会伴有神经症的症状,这时采取必要的心理治疗措施是有益的。
4.长期住院治疗的患者人格会发生暂时的改变,有时会发生冲突。医护人员应当善于发现患者的心理变化,及时进行心理疏导,扭转患者的人格,使治疗顺利进行。
5.在十分焦虑的情况下发生的“虚弱症”,患者对自己的健康的担心,可以达到恐惧的程度,可以产生歇斯底里的反应,医生应当清醒地理解这种病态表现,不能简单的认为患者娇气。
6.某些患者身上躯体疾病的同时伴有急性的精神症状,如幻视,谵妄,耳聋等,这可能是意识模糊的先兆,必须请精神科医生会诊。
7患躯体疾病时引起心理变化的因素:
①它取决于病情本身的特点,也就是疾病本身是否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到大脑的活动。②取决于疾病的发展过程和严重程度,③.各类有害因素会加倍影响心理活动,通常可能只改变人的情绪,身体有病时它可以加重情绪的变化,甚至出现意识障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