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我们是灾民的后代(记1942 1960中原两次饥荒)—— 陈诚诚

我们是灾民的后代(记1942 1960中原两次饥荒)—— 陈诚诚

作者: 雪夜望晴 | 来源:发表于2016-11-30 21:18 被阅读0次

1938年河南花园口决堤,黄河之水在1848年重新改道以来再次流入淮河地区。在阜阳大片大片的田地被淹,当年的粮食颗粒无收然而黄河水确不会一时半会的退去,所有的农民只能吃之前储存的陈粮。

 随之而来的旱灾在第二年让我们又经历了雪上加霜般的灾难,储存的粮食越来越少但却没有人意识到更大的灾难即将来临。几辈几代的经验告诉我们一切都会在来年有好转,剩余的粮食还会够自己和家人食用。

  虽然碰到了这样或那样的灾难,地里的粮食多少还会剩点,几年以来的旱灾水灾让仓库里的粮食进入的没有出的多,1941年一场生物灾难——蝗灾。铺天盖地的蝗虫席卷而来,所到之处寸草不生。没了粮食。1941年抗日战争已经从防御阶段转到反攻阶段,征收军粮以成为必要的事,上级的逼迫让农民苦不堪言,在多次催促和简单的威胁下各地农民交出了陈放已久的口粮。

  到了1942年大多数的农民已经没了吃的在各种亲情友情的维持下艰难度日,到了下半年甚至已经有了吃树叶啃草根的情况出现,秋天的中原一片萧瑟各种植物开始凋零能给人食用的植物越来越少,几个月前还是吃牲口吃的东西,而如今所有的牲口被残食一空,干枯的树皮被剥下磨成粉煮成稀饭,这是一种可以消除饥饿但没有任何营养的食物,人们在严重缺乏所需的基本营养出现各种疾病,面黄肌瘦,在当地流传着“天黄有雨,人黄有病”的俗语而在这时早已没人再去过问这句话对自己的意义。

  时间已经到了1942年的冬天,随之而来的是寒冷,早在初秋时所有用棉花做的棉裤棉袄已被人食用,甚至用来取火的柴火都不再充当取暖工具,因为此时它们是所有人的食物,这时已有一半人死亡或者挣扎着,刚开始还有人去给自己的亲人简单的开个葬礼仪式,如今在生存面前早已没了亲情的概念或者仅有的只剩母子情和父子情。为了生存买妻换面的大有人在。

 最恐怖最不愿想象的事情还是出现了,人类在出现以来在各种需要有了保障之后自相残杀的事情

相关文章

  • 我们是灾民的后代(记1942 1960中原两次饥荒)—— 陈诚诚

    1938年河南花园口决堤,黄河之水在1848年重新改道以来再次流入淮河地区。在阜阳大片大片的田地被淹,当年的粮食颗...

  • 中原——《1942河南大饥荒》

    黑历史谁都有,为啥偏偏河南人背的锅最重?以前的河南可不黑,顶多就是穷,军阀混战时期,地处中原的河南遭了秧。养兵三十...

  • 财富的规律之一:财富是不断流动的

    今天是国家公祭日,我们的国家从苦难灾难深重中走来,1942年的战争和灾荒,1960-1963年的饥荒。50-60年...

  • 人性

    昨天看了些关于电影1942的相关视频,感觉到饥荒的震撼和无助,感觉到灾民的不幸和灾难,也庆幸自己没有生活在那个战火...

  • 老人与人心(二)

    伴随1942河南大饥荒跟中原大部的沦陷 民国33年,青天白日旗下的全国,经济一片萧条,作为粮仓之称的中原,也不例外...

  • 方思明传

    时年中原大旱,饥荒瘟疫蔓延,朱文圭化名竹先生,施粥送药,救济灾民。 在洛阳城外,他见到一对饥民,眼见着一双稚子都活...

  • 《1942》战争饥荒带来的震撼

    也许我们都没有出生在那个年代,战争,饥荒,似乎离我们这个时代太遥远,即使上了年岁的人也不愿意去回忆那种惨烈…… ...

  • 《蛙》:生命不息,造人不止

    文|蜻蜓 姥姥出生在1942年。 那一年,中原大饥荒肆意蔓延,土地干旱,颗粒无收,蝗虫压城,草树啃光,当时的报纸上...

  • 尊严是肚皮——评电影《1942》台词分析

    衣食足而知荣辱,仓廪实而知礼节。电影《1942》再现了1942年河南特大旱灾中三千万灾民所受的天灾人祸的苦难历程,...

  • 1942年的河南到底发生什么了?

    河南大饥荒一般指的是1942年7月开始到1943年春,日本侵华战争时期发生在中国的饥荒之一。这场大饥荒的范围还包括...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们是灾民的后代(记1942 1960中原两次饥荒)—— 陈诚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ygtm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