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修身)
【原文】
道者,万物之奥① 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②,美行可以加人^③。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
【注释)
1奥:主宰、保护的意思。
②市尊:博取尊敬。市,取、买。
3加人:对人加以影响。
【译文】
“道”是万物的主宰。它是善良人的法宝,不善良的人也要保持的东西。美好的言论可以博取人们的尊敬,美好的行为可以受到人们的重视。人即使是不善良,为什么要抛弃“道”呢?所以,天子即位,设置三公,即使有拱璧在先、驷马随后(这样隆重的)礼仪,倒不如用“道”来作为献礼。古时候重视“道”的原因是什么呢?不就是说:有求就可以得到,有罪就可以免除吗?所以“道”被天下人所尊重。
(感悟)进则儒退则道。应该是说儒的追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儒家士人的理想,追求进步。道家则追求无为,无为而治,顺其自然。儒家强调人的力量,道家则强调遵从自然规律。
道主宰万物,道指的就是自然规律。善与不善者都该遵从的,从内心遵从是谓敬畏。敬畏自然,敬畏法则。人,内心应该有所敬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