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编辑器,却发现貌似没想到要写啥。
随意敲了敲键盘,打了一行之后想到了一件事情。
早上大约五点半醒来,刷了十来分钟抖音,这半个月一来刷抖音的时间基本都控制在十来分钟。打开抖音之前定一个15分钟的闹铃(三星可以创建这种小时间段,我给它命名就是“啥也不想刷抖音”),铃声响了马上关掉抖音。这种定量的方式很不错,如果你觉着自己的时间控制不住,可以试试。
刷到一个视频,顺手保存了,里面一个磁性的中年男声讲到了心安与心动。貌似以前从来没考虑过这个问题,或者说没考虑过这个感觉。
仔细想一想,还是挺值得去考虑的。心安与心动,安心与动心。早先看南师写的书里面提到过人起心动念万物皆有感知。这个感知从什么来理解呢?南师有回答,我有考虑了几个情况,还是在事情本身上,大约不如他了~
视频里讲了青春心动,余生心安,很难兼得;一瞬心动,一生心安。我觉着更应该是承接关系,如果只有心安,也怕辜负了对方~心动然后心安,但实际情况也未必,但一定不会是非此即彼只能有一个,共存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每个人心中心动的标准似乎在提高,心安的标准又似乎在做妥协
与我而言貌似没谈过什么恋爱,青春心动自然没遇到过,今年貌似是心动了,具体是不是也难以分析,约莫觉着当时的状态更像是心安,毕竟是来自灵魂深处的熟悉感,熟悉感或许就是心安的感觉(这个推理没毛病)。现在的感觉嘛,我也说不清楚,是不是心安不知道,是不是心动不清楚,似乎是又似乎不是,这个状态或许与南师所说的“心在内又在外,却在恰到好处”,或许现在就在恰到好处的状态中……
如果深究到底是哪一个,似乎是在执着于问题本身了,即着相了,反而不利于想清楚~
这莫非就是难得糊涂。
……如上面写到的状态,刚刚想到了一个有意思的东西,《操作系统》这门课里的“哲学家吃饭问题”,讲并发控制的,涉及到信号量机制、管程机制、死锁问题等,具体细节和算法已经记不清了,只记得它是解决这三类问题而举的例子。这个问题本身跟我写的心安与心动没什么关系,但是这里面的“哲学家”却与之有关,只有哲学家们才想这些无聊的问题,实践者不会把时间浪费在这上面,课件并非是执行能力强的实践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