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了欧阳星羽的《成长,从作息开始》,文章很短,但关于评论,可以思考一下。
“感觉计划定的很好最后往往很难执行。”没毛病,只是可能还有其他人能做到呢,也说不定。
其实对于单个计划来讲,制定的越好越详细,反而更好执行。
每天必须要做的几个事情,确定下来,不管何时何地只要完成就好。让我想到了“三只青蛙”——一天中最重要的几件事,其他的只是“小蝌蚪”而已,不要不顾轻重缓急,只做感兴趣的有趣的。
计划制定好了,那执行情况怎么算?
计划一定是提前制定的吧,问题来了,提前的自己知道待会儿或明天会发生什么吗?
这是不可能的,计划也不会像执行时自己想的那样,在本应该的时间里本应该的完成。
今天看《把时间当作朋友》(二刷,感觉看了好久了)讲效率这一节,非常非常的赞同这句话:任何人都不可能100%地有效率,至少不可能总是100%的有效率。
5月23号——26号,连续4天100%的完成每天的任务,第一天100%完成时,我非常开心,不为什么,因为太难得了,好不容易才有的,所以才会加倍高兴。
不知什么时候跟谁学的,只记住了80%,所以有了我的这个评论
100%多好呀,谁不想100%达标?
可是哪怕机器始终用100%的功率运转,也会因为损耗太大而报修/报废,那更何况肉体凡胎的我们呢?(苦笑)(尽可能100%完成,但不强求每次达到,也不提倡只完成80%就不管了)
回到最开始,计划一定是要制定的,因为努力的方向在。
做一个正常人,一个正常人,每天都要做很多工作和学习之外的事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