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于我的意义

作者: 小文文搞创作 | 来源:发表于2019-07-28 18:42 被阅读0次

    我是从去年开始坚持每天听书的,也就是大四上学期。

    当时纯粹是因为想戒掉追剧的习惯、同时增加阅读量以提升文学造诣。懒惰如我,没法坚持纸质阅读,于是使用听书软件,每天一边听书一边做做其他不需要耗脑的琐事,一举两得。

    既然是读书,当然要选择最好最经典的——不是有那样一句话“市面上99%的书籍都是不值得去花费时间的”。

    于是,我从四大名著开始,从《西游记》到《三国演义》、从《红楼梦》到《资治通鉴》,现在正在收听《水浒传》与每日有书中的52本名著精华。

    图片来自小文文搞创作 图片来自小文文搞创作

    因为原版文言文内容于我而言太过晦涩、听进去与听懂都很烧脑细胞,很容易在听的时候走神,所以我选择的是白话版四大名著与《资治通鉴》。虽然错过了很多文笔炼句上的精髓,但至少印象深刻地听完了全本、了解了其大概内容。

    也就是这为数不多且并未被我用心钻研其深刻道理的书籍,已然大大增加了我生命的厚度。


    我是个功利心极强的人,做什么事都希望快速得到好的回报。

    从小到大的认真学习,不是为了探索知识,而是为了取得好的考试成绩、得到同学老师家长的欣赏与表扬;积极参加各类比赛,不是觉得活动内容有意义,而是为了取得比赛的奖项证书——证书也许在往后评奖评优求职过程中有所裨益;在大学时期修读双学位,原意图不是丰富自我、学习另一门有趣的知识,而是为了用同样的四年获得比其他同学多一个211学位——这难道不是非常划算吗?

    在阅读这些课外书籍之前,我眼中的人生目标,就是取得好学历、变得优秀美貌、毕业后不断钻研事业、积累财富,最后成为一个才貌双全的富婆、大多数人眼中的人生赢家。


    直到那天看到这样一段话:

    “在一回首间,才忽然发现,原来,我一生的种种努力,不过只为了周遭的人对我满意而已。为了博得他人的称许与微笑,我战战兢兢地将自己套入所有的模式所有的桎梏。走到途中才忽然发现,我只剩下一副模糊的面目,和一条不能回头的路。”

    (此段摘自席慕蓉的散文《独白》)

    如遭雷殛。

    仿佛看到世界上另外一个自己,在老年时回首一生,发现一切只是一片虚无。

    亲爱的少女,人生的活法还有很多很多,不要被普世的标准蒙蔽了自己的内心,盲目地选择了一条看似光明却并非你真正渴望的道路。

    毕竟,你只有一次人生。


    于是,在这短暂的人生里尽可能地探索更多的未知、获取更多的人生体验,便取代了我原先想要成为世俗眼中人生赢家的目标,成为了目前之所求(当然,对经济独立的追求还是没变哈)。

    书籍的作用此时便展现得淋漓尽致。

    杏仙的“妖娆娇似天台女,不亚当年俏妲己”;林妹妹的“每日家情思睡昏昏”,贾宝玉的“不要金玉良缘,只念木石前盟”;鲁智深的“洒家的嘴里都淡出鸟了”;曹操的“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薛湘灵的“他教我,收余恨、免娇嗔,且自新、改性情,休恋逝水,苦海回身,早悟兰因”......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仿佛就在眼前,一段段或喜或悲的人生故事也借由文字得以展现。

    书籍量渐渐累积后,得以触碰的也不再止于一个个人物角色——我开始感知到更为庞大深刻的东西。

    《百年孤独》用马孔多的消散隐喻拉丁美洲的没落;《茶花女》中法国为大众所接受的情妇文化;《水浒传》中宋徽宗的昏庸无能,致使民不聊生、官逼民反;《月亮与六便士》中主角为了逐梦而放弃大多数人竭尽全力所追求的物质生活,虽然流落街头遭人唾弃,但伟大的精神追求使得他如此崇高与可贵......

    图片来自小文文搞创作 图片来自小文文搞创作

    藉由书籍,我仿佛经历了这许许多多且性格各异的角色的一生,让本只有一次人生的我足不出户便了解到原来世界上还存在这样的人、他会这样为人处世,他的做法哪里可以借鉴、哪里需要避免......作者通过这样描写是想告知我们什么,这些表明了作者怎样的思想观......

    如果一个20岁的人,能够彻悟一本60岁作者倾注他此生思想而成就的著作,那么还能说这个读者只有20岁吗?

    好吧,我的功利心似乎还是没变,只是换了个追求目标而已。哈哈。


    以上,即书籍对我以及我的人生的改变。用心所写,望各位喜欢。

    都看到这里了,还不考虑给人家点个赞嘛?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书籍于我的意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ympr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