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不接受国内教育,就一定学不好语文吗?

不接受国内教育,就一定学不好语文吗?

作者: 程子若 | 来源:发表于2018-11-12 23:05 被阅读7次

1
因为各种原因, 在国外暂时居住但日后总要回国的那些人,一旦有了孩子,心里总有道迈不过去的、学中文的坎。

像我们这群随老公出差暂居开罗的这群人,一旦孩子满六岁了,大部分人都会选择回国让孩子接受国内教育。即使有的孩子和家长都很喜欢当下的教育模式,认为国内的教育有些僵化和很大的压力,他们仍毅然决然地回国了。

当然他们做了回国的决定后,心里也是非常纠结的,但如果现在不回国接受教育,等以后四五年级或者中学再回去,成绩肯定比不上国内上学的同龄孩子。而一旦选择了国际化教育路线,年龄越大就越难转入国内教育模式,那么未来上国际学校的教育费用也是一比不小的支出。

我儿子已经7岁了,但为了全家人能在一起生活,我们仍旧在开罗暂居。他现在一家美国国际学校上二年级,英语的听说读写都还过得去,但语文的学习是个难题,而且男孩子天生爱动、不愿意老老实实学习。

亲戚们会说:“还不回国来上学?以后回来跟不上学习进度怎么办?数学还好,特别是语文,中国的孩子有老师教着,阅读量也大......"我好像成了一个为满足一己私欲、而置儿女教育为不顾的人。


2
一天,朋友夸赞我儿子英语不错。我忧心地说:”就怕以后语文学不好啊。“她说:”你文章写得越来越好,你是专业级的妈妈。“

我一下子被点醒,是哦,我的语文水平不会比国内语文老师的平均水平更低,我肯定能教好孩子们学语文,除非我没有用心。

这个学期,我开始自己教我儿子学语文。一开始,我的讲解是简单粗暴的,就是领读课文和写字。后来,慢慢地加了说文解字、示范字的正确写法等,有时也会根据一个字进行组词造句的扩展,甚至讲一下相关的典故。我教语文也慢慢有了点心得,课程也多了点趣味。

如果孩子某天不愿意写字,我说,我来考考你吧。先让他看一遍字,然后开始考。没写出来的字,写多三遍加深印象。

虽然我教授语文有了些些进步,但我对教学进度和强度仍然不是很满意,学习方式还需改善。


3
今天读尹健莉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其中有一节是学“语文”不是学“语文课本”,读了以后让我茅塞顿开。

作者认为,学生们花一整年的时间就在两本薄薄的语文课本上,使用生字、解释词语、分析意义、体味思想,以及大量的现代文背诵等这样一种八股教学方式。

而和语文教材同步下发给老师们的“语文教学参考书”早已规定了如何解读每一课。教师的语文素养被局限,甚至退化。

特级教师李镇西博士批判现在的语文课成为思想专制的场所:“学《孔乙己》只能理解是对封建科举制度的批判;学《荷塘月色》只能理解这是朱自清对大屠杀的无声抗议.......学生的心灵被牢牢地套上精神枷锁,哪有半点创造的精神空间可言?”

从许多人的经验及各种资料中可以归纳出,学好语文有很多要素,但最核心最基本的方式就是阅读。

著名教师魏书生在中学教语文时,他顶住升学压力,在开学的第一个月就领着学生把课本全部学完,剩下的时间进行广泛的阅读和相关学科活动。他所教的普通学校的“差班”,考试成绩超过了重点学校的“实验班”。

即便我们不能像魏书生这样,让孩子甩开语文教材来学习,但至少不能唯教材是从。学语文不是学语文课本,要大胆地把课外阅读引进来。


4
尹建莉老师为了让女儿圆圆爱上读书,在她两岁的时候,买了金庸的《倚天屠龙记》回家,用跌宕起伏的情节诱惑女儿,一步一步地走上自己阅读的道路。

尹老师真是太智慧了,这点和我不谋而合了。我刚下单了一本《哈利波特》,也是想诱惑我儿子主动阅读,提升阅读量。

也许有人会觉得武侠没有营养,不能直接、明显提升语文成绩。其实我们阅读,特别是孩子阅读,不能功利心太强,只能所谓有用的书,而要多读一些无用的书。金庸的小说悬念重重,情节有趣,而且文字规范,笔法老练,里面充满了爱恨分明的情感,非常适合少儿阅读。

而当孩子积攒够了阅读基础,终有一天会对经典作品感兴趣的。


至此,我对于如何教好孩子学语文有了全新的认识和可操作的教学方法。原来国外学不好语文的局面,一举变成孩子们的幸事,他们可以体验到我给他们不断探索的更好的教学方式。

今天读书的收获太大了,我简直太开心了。希望你们也能从中得到一些启发。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不接受国内教育,就一定学不好语文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yocf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