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着对于自己的记录时间客观的态度,又过去了一周。
这一周主要的成就把《奇特的一生》后半部分又看了一遍,看了超高话题的电影《我不是药神》,每天600-7:30练习太极,从尾往前听李哲老师的网课《运动解剖书1》23-18。
时间的分配上没有太多积极主动的安排,更多是被动的焦虑处理。
壹.晨练
从6月初开始决定学习太极,零零碎碎的跟了一个月,进入7月后,也就是上周,突然变得积极主动,日常练习的人数也从铁三人变成5-6人,人多了,去的积极性和热情明显高涨起来,不过也就维持了一个多星期,这几天又恢复我们铁三人一起练习。而铁三人中的我也是因为佩服年过60的杨师傅和徐姨两年来不间断的坚持以及于老师对于我的期望。
贰.心有余而力不足
如果一个固定团体能够促进对于一个事的长期坚持,而是一个人如何说到做到一件事赋能就显得尤其重要。
上周战友陈建韡在点评的时候说我的文章的几点问题,我很清楚的记得他第一次点评我的作业时就提到了要照顾读者视角和读者思维,不过上次点评比较问是不是只是自己记录一下而已。
关于写文章这件事,自己脑子里面分分钟想着各种排版,各种写作手法,各种逻辑排列,一旦呈现出文字就显得干瘪苍白,就如同自己每天都会罗列出题材和食谱要做各种合辑,结果做了两个就不想再做了。自己这种状态看上去是动力不足实际上是能力上的欠缺。
写文章这件事对于自己来说可能目前来说是作为一种寻找的过程而存在吧。
叁.寻找
“生命只有一次,而且这不可复得的宝贵生命是由不可复得的每一天组成的。大多数人不想试着超越自己可能性的极限,他们一辈子也不想了解他们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他们不知道什么是他们力不能及的。活了一辈子,连自己都不了解,真是遗憾。”
最大的收获并不是这本书的具体内容,而是让我知道生活可以不是兵荒马乱的,生命是可以清楚丈量的。这些柳比歇夫都已经用他的一生证明过。
他一直在探索,一直在变化,他总是重新考虑,不断提高对自己和自己理想的要求。这也是我对这本书最大的收获,不是他的时间管理,而是他对自我意象的清晰呈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