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日一段向内走的时间,
借画盘的方式进行调频。
书写最想表达的感受,
往最深深处走。
【玛雅播报】—— 天真喜悦
今天是2019年8月22日,
KIN 41,月亮的红龙。
月亮调性对应的代表问题是:
我的挑战是什么?
什么挑起了我的恐惧与害怕?
答案在图腾,也就是红龙,别忘了滋养自己。
【关键词】
温暖他人前别忘了滋养自己
【我的启发】
我们「以为」对别人好的方式,
未必是真的对别人好。
剥夺了别人成长权的同时,
也越了界限,忽略到了自己。
【生活建议】
尊重彼此的一个空间,
将各自的力量交还。
【当日体验】
观察你与家人的互动连结状况,
在关系中放下控制与压力的期望。
我的生活感悟分享:
感受,
没有标准,没有对与错,
只是分享与流动,
不作为每个人统一的指引。
01 不要忽略了给自己的滋养
今日的文字更新晚了,在看到月亮红龙日对应的提问「我的挑战是什么」时,我陷入沉思之中。
如果昨天明确了这13天的觉醒波符意图是:成为一个温暖的存在体,把生命经验分享出来,照亮他人的心。
那么在行进这件事的路途中,会遇到怎样的挑战呢?
脑海里蹦出的一句话是:不要忽略了给自己的滋养。
自认现在都挺能关注到自己的了,为何此时会出现这样的声音。
回放并觉知着这几日发生的事。
想起昨日有人的一句话:不要在无意识当中「牺牲」了自己。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许多时候在我觉得为最最亲爱的人,做我可以做的事时,那个有点过的「给」对彼此未必是好事。
就像如果我们过度在意孩子的课业,把孩子的作业当成是自己的事,那么就剥夺了孩子的学习主动权,孩子变成需要督促、需要鞭策,甚至用到责骂才不得不去完成。
对于孩子自身要承担的「学习责任」,我们因自己的担心、焦虑、恐惧去背过来了。
久而久之,孩子也会变得茫然,不知为何学习,觉得就是为了父母学的,成绩给父母看的,这时再说太多“我都是为了你以后”的道理就更没有效果的。
对于他人的成长也是,每个人都需要自己去经验、体悟一个自己的成长过程,我们可以给予的是陪伴。
「过多的帮助」只会剥夺对方的成长权,试着放下自己的「不忍心」,而将力量还给对方。
02 不断向外掏又不给自己营养,容易枯萎
其实当我们过多地去「干预」他人的时候,我们也会忽略到自身的边界,会无意识地忽略到自己而不自知。
想起之前曾在一个家庭生活过,那时细无巨细地照顾着他人的感受与需求,对于自己是没有时间的。
其实「未必是别人真的需要自己」,而是「自己从付出当中寻求一份存在感」,不愿意真正面对自己,更别说给自己时间和自己独处了。
直到有一次自己匆匆忙、很敷衍地刷完牙,就想快点去陪别人时,看着镜子当中憔悴的自己,内心突然升起一个声音:这样的生活一眼望到头,这是我想过的人生吗?什么时候我才真正有时间做自己的事。
当灵魂发起拷问,觉醒的意识就萌芽了,面对走过的二十几年按部就班的生活,感受到了不对劲,自己活在了一张被周围价值感编织的网里,那并不是真正的自己。
一个人没有自己,没能感受到自己对自己的陪伴、自己对自己的滋养,自己对自己的愿意花时间,那么他所给予他人的「爱」是不流动的,是很容易被掏空的。
也会感觉不断的付出却没有得到回应,很是委屈。
这样往外面给,又不能从根部给到自己营养,是容易枯萎的。
03 走回自己生命节奏的路
当你愿意给自己时间、愿意从根里去滋养自己的时候,你不会将那么多时间浪费在不必要的事上。
早上听余秋雨的分享时很共鸣,他说现在的年轻人陷入了自己「年轻」的陷阱里,以为来日方长,所有想做的事情都想留到以后再去做。
把现在的时间浪费在了朋友圈、别人的回复与肯定,浪费在没有意义的一些背诵和记忆上以证明自己厉害、与众不同。
还急切地想出名,花不了时间在耕耘自己做的事上,花不了时间感受当下的生活之美。
人有一个想即时得到满足的心理,在外寻找各种刺激与确认,当时是能感觉到充实,过后会陷入无比的空虚。
其实很核心的一点在于:没有走在自己的生命节奏上,都在迎合外界节奏。
被外界上下煽动着,自然是迷茫、困惑的。
有一个曾找我解读的个案,她说她很焦虑,报了许多的课没听、没看、没动力,然后自责。总想着报了这个课程自己的人生就大反转了,可是,期望大、失望大。
她对于自己要学什么是没有目标的,所以容易被带着跑,本来我们是利用工具协助我们成长,反倒陷入各种工具的追逐中。
当觉得什么都很重要时,自然没办法聚焦使力。
知道她的核心所在,要助她拿自己的力量及自己的问题答案上,就需要引领她看见属于自己的生命节奏,将频率调回。
让她意外的收获是,她不仅明晰了自己真正要做的是什么,果断断舍不适合自己的去聚焦,还在生活里给了不少滋养自己的时间和空间。
她愿意慢下来去感受生活,就连做个家务都变得很有乐趣。
神奇接着发生,曾经紧张的家庭氛围多了许多的欢声笑语,老公爱回家了,孩子也很愿意和她交流。
而她本人,从最初一个不自信、拘谨、担心说错话的人,转变成一个幽默感无处不在,还爱表达、爱分享的人。
她最初可是最头疼自己的表达能力的,学了一堆的课程也没有提升上来。
没想到,通过一场解读、一次连续几个小时的生命梳理,居然把自己曾浑噩的一生看得清清楚楚,眼前一片豁然开朗。
难怪余秋雨老师会说:口才不要作为一个专门学问来研究,一个人乐于表达、非常爱生活、非常爱他人,他的表达能力自然就会好。
很好的在这位个案上得到了印证。
滋养自己,是回归自己生命节奏的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式。
只有先看见自己,才能真正「看见」他人。
作者:天真喜悦
心灵魔法师
玛雅天赋阅读师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照见你本自具足的力量
活出生命本然的样子,那就是喜悦和绽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