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间,想起了自己的高中时代,我还记得当时我有一个叫做彬彬的同桌,一个小家子气的女生。有点像大妈,总是欺负我。
那个时候高一下半学期要分文理科,我选择了文科,因为当时我入学的班级是理科班,所以不得不离开自己熟悉的同学,开始新的征程,我也是那个时候认识的彬彬,高二的时候开始了长达一年半之久的同桌生涯。一开始她对我有说有笑,可能是因为不太熟,也可能因为害羞,我并没有特别的回应她,时间长了,我的狐狸尾巴也就露出来了。上课吃东西,下课和男生满学校的追着打闹,或许奔放的性格更能吸引别人吧!我和文科班的这些同学很快就融入进去,成为了好朋友。
彬彬同桌最后成了上课打闹,下课睡觉的死党。随着我和彬彬的感情不断升温,问题也随之而来。
就好比做饭,一开始生的不能吃,经过油锅的一番煎炒就成了美味,但是,如果在一个温度下过长时间煎炒,那就成了一锅残次品,别说吃了,就是隔着一座山闻一闻都会想吐。
所以,不只是吃的东西,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也是这样,距离产生美。
彬彬和我有一个冲突的点就是,我好面子,特别好面子,只要是在外人面前,就想张扬一番,如果说错了什么话,我也要想尽各种可能圆回去,但是,彬彬不是这样,她是你不管有什么错误,是不会分清楚场合来训斥你,有些时候她的训斥甚至于没有一点点尊重。
我一开始选择忍让,直到一次上地理课,我实在忍无可忍之后彻底发火。我清楚的记得那次老师讲到了河流,课程讲完后,她在黑板上给我们画出来两条河流让我们判断哪条是外流河,那条是内流河。因为她画出来的河流特征并不明显,所以,她在一条河流旁边加了两个字淡水。大家就异口同声的说加淡水那两个字的那条河流是外流河。那堂课我听得特别认真,在课堂上,老师没有讲外流河的水是淡水。我就在底下悄悄的问我的同桌,这个定义在书上的哪里。我问这句话的时候,很安静,除了她之外没有人听见,而她则用比我大100倍的音量会我说:“这是常识,书上没有,大姐。”顺便还冲我翻了一个白眼,这是老师回头,笑眯眯的冲我说:“小明同学,又被鄙视了?”瞬间,全班哄堂大笑。随后,我开始了反击。
一开始冷战,到最后的是两天一小吵三天一大吵,有时候就因为她写字的时候胳膊碰了我下都会让我俩打的不可开交。日子长了,我们渐渐疲倦了,又开始一开始和谐相处的局面。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我俩的关系进一步深入,她告诉了我很多关于她不可告人的秘密。
她的姥姥上吊自杀,她的妈妈亲眼看到了自己的母亲吊死在自己面前。她妈妈夜不能寐,彬彬全看在眼里,她姥姥唯一的儿子,早就和她们一家人断绝来往,彬彬姥姥一去世,就过来要房子,那套房子,是彬彬的姥姥和姥爷,辛苦一辈子打拼出来的,姥爷走的早,就剩下姥姥和彬彬一家相依为命。其实要房子也就罢了,竟然闹到老人的灵堂里,控诉斌斌一家没有照顾好老人,让老人自杀。彬彬当时哭着对我说她们一家人买的房子都空下来,每天在她姥姥家中无微不至的照顾,生怕老人感冒发烧,家境并不富裕的她们在家里安装了地暖空调和保温墙,晚上她的妈妈和爸爸轮流守在老人床前。回想那天姥姥自杀其实是她早就产生的想法,那天她的妈妈本身就有工作,但是老人一个人在家里,为了照顾老人,她妈妈推掉了工作,但是彬彬姥姥死活都让她走,逼着她妈妈赶紧离开。彬彬妈妈没有办法就去工作了,谁也没找到回家之后竟是那样的景象。
听完她说的,为了安慰她,我轻轻的说:“你还有奶奶,以后好好孝顺奶奶,就行了。”我没想到,彬彬冷笑了一声,原来她的奶奶一直瞧不起她爸爸,觉得她爸爸没出息,这种想法甚至于波及到孩子身上,每逢佳节,她去看奶奶的时候,不仅会把他们赶出家门,甚至会破口大骂,春节也是如此。彬彬奶奶病重时,坐都坐不起来,见到他们一家来看她,她奋然站起身来,指着他们的鼻子就说,我死了,我不用你们来看我,瞅瞅你们虚情假意的模样看见就让我恶心,都给我滚。
听完她的故事,我感慨万分,从她的眼泪中我突然有了种冲动,以后我不能让她再受伤害。
时间很快,我和她也开始了高三紧张的学习,高三真的是一点就炸,生理和心理都到了一个极限,我和彬彬的性格使得我们在那个时间段里变得格外敏感。
这次大爆发,她将桌子私自搬到后面,而我从此以后就没有同桌了。我爸爸发现我的情绪不对,就小心翼翼的问我最近学校里发生了什么事,我扑到爸爸怀里原原本本的讲了我和同桌发生的不和谐故事。爸爸听后说了一句话,毕业以后你一定会想她。
一年
两年
――
好多年过去了,我发现我真的好想她,但是年少时说的话,虽然无心,那就像是根针一样,扎进去很难再拔出来。成熟以后才明白覆水难收的道理,回想以前,年少无知的自己,可笑却又无奈。
回眸望去,只是当时已惘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