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唯心造

作者: 哥伦比亚的倒影 | 来源:发表于2016-11-23 23:17 被阅读1737次

文/哥伦比亚的倒影

马克吐温曾说:我的一生经历了很多糟糕的事情,其中只有一部分真正地发生过,另一部分,是我们想象出来的。

世间有很多杂事需要面对处理,人心难免失衡。

有时,需要适当隔绝外界种种,在静闭中训练自己的心,过一种少欲、无念、澄明的生活。

一、

瑜伽的实质,是借由平静身体抵达平静内心。

呼吸缓慢深入,神经系统得到放松,身体保持相对固定的姿势,尽可能持久且彻底地把注意力放在当下。

此时,混乱思绪会消失无踪,只有身体实际存在。

瑜伽能很好地安定身心,但它终究只能作为一种外在辅助手段训练内心。在特定时间内刻意练习,制造暂时的平静,这不是究竟。

要从本质上认识到,自己有一颗散乱无序的心,它习惯于制造诸多无端动荡的妄念,这是受苦的根源。

二、

每个人的内心,都隐藏着某种不圆满以及无意识的焦虑。

更有甚者,充满破坏性的负面思维,不断为想象中的最坏结果操心,他们习惯放大感受,在滚烫浓烈的情绪中失控。

但不是每个人都能正确地认识和觉察自己的内心。只有先意识到自己的心,到底出了什么问题,明白它究竟处于什么状态,才有可能做出调整。

真正觉知到内心正在受苦的人,会主动寻求改变。若一直处于安适状态,便没有机会,也没有必要去突破和超越自己。

被情绪烈焰猛烈灼烧,彻底感受过自我分裂的煎熬,才能体会完整和平静有多珍贵。

三、

自己的问题要自己解决,这需要勇气和诚实。

不要妄图从他人身上获取治愈或得到安定,他人只能带来一种虚假的安全感,暂时麻痹真正的问题。

不要沉迷带来刺激性的事物。通过它掩盖自身的虚弱和无能,这无异于饮鸩止渴。

可以多看些有益生命本质的书籍,听闻有益的教法,从中反思察觉到自己的无明和造作。

要努力调服这颗紧绷、固执、僵硬的心,使它变得开放柔软,同时充满力量,这样才有能力面对和接受所有境况。

要学会辨认出那些强迫性的欲望,避免妄求和期待,卸载背负已久的情绪,对世间的一切保持随顺。

要认清念头的实质是虚幻的,它来来去去,没有一刻不处于变动中,不必执着。不轻易受制于它,能活得轻松自在许多。

人一旦执着于自己的思想、观念和情感,一生都将与不安和骚动相伴。

若不念及过去和未来,当下很少会有真正的困境或问题。

一切唯心造。

相关文章

  • 感悟

    一切唯心造 华严经

  • 51 是

    应观法界性 一切唯心造

  • 36 无有

    应观法性界 一切唯心造

  • 修 心

    一切唯心造,无心自解脱。心邪一切邪,心正一切正。佛家讲:万法唯心造。人们对于外界环境的感知,其实都是自己的心念所感...

  • 关于回家的路

    《华严经》云:“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说的是:一切万相万法都是唯心造,这个心不是...

  • 唯心所现的修行依据

    一切唯心造。 一切唯心造跟《秘密》有本质的相同。 就是想什么就会来什么。中国的一句古语:说曹操,曹操就到。这里的曹...

  • 一切唯心造

    应观法界性 一切唯心造 不相信因果 就会怨天尤人 明白了因果 了知各有因缘 人生无常 白驹过隙 祝福世界 完美自己...

  • 一切唯心❤造

    我们每个人都活在我们自己构建的世界里,这个世界在每一个人的眼里心里都是不一样的,到底哪个是对的?哪个是错的?哪个是...

  • 一切唯心造

    文/哥伦比亚的倒影 马克吐温曾说:我的一生经历了很多糟糕的事情,其中只有一部分真正地发生过,另一部分,是我们想象出...

  • 一切唯心造

    在哲学的范围里有时候分类太绝对。所以佛教这种经典的语句一出,大家就把他分到唯心论里了。 佛教注重心的作用,但也讲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切唯心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ytbp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