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畔独步寻花·其六
杜甫 〔唐代〕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唐肃宗上元元年,春暖花开时节,这一天,心情舒畅的诗人杜甫,漫步江畔, 不知不觉来到邻居家的篱笆墙外。
隔着一道篱笆,杜甫看到黄四娘家蔷薇花正开得灿烂,于是跨过院前的柴门。
诗人走在黄四娘家的小路上,但见繁花似锦,将小路遮盖,争奇斗艳,装点着明丽春光。
春花满树,密密层层,沉甸甸地把枝条都压弯了。
一对对小蝴蝶在这条花上嗅一下,又在那朵花上亲一口,不知自己要采的究竟是哪一朵,只好留连在百花之中,翩翩起舞。
诗人被眼前的繁花与彩蝶深深陶醉了,忽然听到一声婉转的娇鸣从花丛中弹出,原来是一只可爱的小黄莺忍不住放开歌喉自由自在地歌唱。
这首诗是诗人在成都杜甫草堂居住时,所写的《江畔独步寻花》七首绝句中 的第六首,读起来明快、流利,充满动感,使我们也仿佛走在千年之前浣花溪畔黄四娘家的那条小路上,在花香蝶舞鸟鸣中亲近诱人春色。
成都草堂,是大诗人杜甫在成都时的故居。建筑古朴典雅、园林清幽秀丽, 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块圣地。
杜甫在这里住了三年零九个月,留下了 240 余首不朽的诗篇。
话说杜甫建草堂,还有一段趣闻。记得初到成都,杜甫并没有自己的家,一 家人寓居郊外的草堂寺。
也许是草堂寺的建筑,和住在草屋中的感觉,使杜甫感到亲切舒适,才动了为自己建一座草堂的念头。
可是盖房子,要花钱,杜甫两袖清风,囊中羞涩,哪里来钱?好在他的表弟在城里做官,专程送钱给杜甫,帮助他建造草堂。
当房子盖得终于有点模样,杜甫又发愁了,还得种点花草树木,添点生活用 品,没有钱怎么办?
谁也没想到,最后,杜甫竟然用他独特的方式,一分钱没花,将这些问题全部解决了。
原来,杜甫用自己的诗作换取了草堂需要的一切。
他先给当时的萧县令写了一首题为《萧八明府堤处觅桃栽》的七绝,意思很明确,我家想种些桃树,请县令赞助 100 棵桃树苗吧。
以今日的眼光,用大诗人手书的诗 篇,换 100 棵桃树苗,那位萧县令是占了大便宜。
不过在当时,并非人人都愿意用 100 棵桃树来换 1 首诗。大诗人的诗篇和笔墨,在知音心目中,可能是无价之 宝,而在不识杜甫之才的人眼里,也许一钱不值。
这位萧县令,必定是杜甫的铁杆粉丝,杜甫也了解他,所以才会自信能以自己的诗换取桃树。
果然,桃树苗很快就送来了。
杜甫干脆用类似方法,分别向其他好朋友写诗索要东西,不久杜甫草堂周围,就种满了桃树、松树、竹子还有各种各样的花草树木,甚至连家里吃 饭的大瓷碗,都是写诗向人索要而来的。
就这样,在众多好友的帮助下,第二年春天,杜甫全家搬进了新落成的草堂。
没多久,他就认识了周围的邻居,而且关系密切。有的热情会把杜甫拉进门强留 喝酒;有的含蓄会悄悄送来一大筐鲜红的樱桃,让杜甫不胜惊喜。
其中最为出名的就是黄四娘。不是因为她地位高,也不是因为她有国色天香的美貌,而是她和她的家出现在杜甫的诗中。
历史上许多声名显赫的王公贵族都已消声销声匿迹,但是只要杜甫的诗还在人间流传,黄四娘俏丽形象就会永远印刻在人们的脑海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