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75 论语《雍也篇第六》6.3-6.4

作者: 墨砚琴子 | 来源:发表于2022-08-26 23:22 被阅读0次

6·3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译文】

鲁哀公问孔子:“你的弟子中谁是最好学的呢?”孔子回答说:“有一个叫颜回的人很好学,他从不迁怒于别人,也不两次犯同样的错误,不幸他短命已经死了,现在再也找不到这样的人了,我还没听说再有好学的人。”

【我的收获】

1、颜回是孔子最欣赏的学生,一生践行仁道,虚心好学,对孔子忠心耿耿,在整理孔子教学资料文籍中做出巨大贡献,是孔门弟子中学识最渊博的学生。可惜天妒英才,过早离世,让孔子无限感伤。

2、关于“不迁怒”,我们经常说“就事论事”“对事不对人”,就是要聚焦问题本身,从中找到发生的原因和解决办法,问责范围应与问题有关,而不能毫无根据,扑风捉影,连带一批人。

3、身边很多家庭工作双丰收的人,在个人修养方面都很优秀,他们不会将工作中遇到的困难问题带回家,对家人通常报喜不报忧,避免家人担心,更不会将工作中受到的委屈,无端转嫁给家人。

4、关于“不贰过”,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只有坚持复盘检视,对自己提出高标准严要求,秉持空杯心态和不耻下问的学习精神,才能及时发现问题,完善自我。

“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根据个人成功经验总结的“六项精进”,其中一条就是每日复盘。稻盛先生无论多忙,每天晚上都要回想今天有哪些方面需要改进,哪些话说得不得体,对他人的态度是否和气,正是坚持对日常行为的复盘检视,日积月累,成就了他的非凡人生。

6·4 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请益。曰:“与之庾。”冉子与之粟五秉。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

【译文 】

公西赤出使齐国,冉有替他母亲请求一些粮食。孔子说:“给他一釜(六斗四升)吧。”冉有请求增加一点。孔子说:“给他一庾(十六斗)吧。”冉有给了五秉(八十斛)的粮食。孔子说:“公西赤到齐国去,骑着膘肥的马,穿着轻暖的皮裘。我听说:‘君子只救济急难的人而不周济富裕的人。’”

【我的收获】

公西赤和冉有都是孔子的学生。

君子周急不继富,意思就是,我们要雪中送炭,而不要锦上添花。

雪中送炭才能真正体现给予者的无私奉献精神,让受助者感受到温暖,让爱心得以接力,从而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

反观锦上添花,有的受助者不但不感恩不珍惜,还会质疑帮助者的动机,更别谈以此激发他们爱心传递。锦上添花,或多或少受“利”的影响。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让我们的爱心从道义出发,去除私心杂念,帮助真正需要帮助的人,营造纯粹的利他风气。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Day75 论语《雍也篇第六》6.3-6.4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yvtn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