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满
孟子曰: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恻隐之心就是人们所说的同情心,而同情心就是无数圣贤穷极一生都在追求的一个“仁”字。
孟子认为的恻隐之心,就是仁,恻隐之心人人有之,为什么仁者还有去追求仁呢?为什么行善积德的人还要去积累恻隐之心呢?因为他们求的不单单是恻隐之心,而是把恻隐之心发扬光大。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时刻保持一颗恻隐之心,一颗慈悲心,就是对自我成长的一种觉醒。
一个人只有真正达到了恻隐之心,才会去爱惜物命。如何让自己的恻隐之心不断地增长,就是要坚定心中的恻隐之心,慈悲之心的信念,只有坚定信念,意志坚定,你们恻隐之心就不会丢失。
拥有恻隐之心后,要懂得爱惜物命,一点一滴积累自己的恻隐之心。
第一,戒杀生;
第二,注意周围环境,不要去伤害万物生命;
第三,不要铺张浪费粮食等;
第四,多向古代圣贤学习。
人的善心和善行是无穷无尽的,只要拥有一颗善心,慈悲之心,做到随缘行善即可。
纵观历史圣贤,老子,孔子,墨子,庄子,佛陀,李白,杜甫,苏东坡,范仲淹等人物,都是拥有一颗恻隐之心,同情心,仁者之心的人,仁者孜孜以求,以达到更高境界的仁,成为仁中仁!
特别是墨子的兼爱非攻主张,让我深入了解到,他用言行意和,知行合一的精神,希望世界达到大同的境界,可谓是难得之圣人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