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姑娘,夜纳凉。带灯笼,闪闪亮”, “远看是颗星,近看象灯笼, 到底是什么,原来是只虫 ”,“小飞虫,尾巴明,夜黑闪闪象盏灯”。
这几个谜语,聪明的而且是有一定年纪的读者,可能都猜出来了,那就是萤火虫。
最近几年,很少见到萤火虫了,什么原因呢?我猜测,大概是田野里农药用得太多了,消灭了萤火虫的虫卵吧,以至于说起萤火虫,现在的孩子都没见过,城市里的孩子,就更见不到了。我小时候,可不是这样,夏日的夜晚,从地里干活回来的路上,去奶奶家的路上,有时候门前都有,小小的萤火虫,飞来飞去的,飞的并不高,小孩都可以抓得到,于是跑来跑去的,随着亮点小胳膊乱抓一气,有时候借助蒲扇,一下子打下来,把它放进小瓶子里,可惜它的尾巴很快就不亮了,后来读书,知道与隔绝了空气有关。原来古人比咱们聪明,知道用透气的纱布把他们装起来,这样的萤火虫尾巴还能发亮,而且还能借着这微光读书呢!百度了一下原文,是这样说的: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晋书》。
后来车胤当了大官,和那个把人家墙壁凿个窟窿借光的一样,名垂青史了,估计现在小孩子第一次知道萤火虫,很可能与这个故事有关。
我们家比那个家伙强多了,小时候即使没有通电,起码有煤油灯可以点,油灯如豆,我在灯下做作业,母亲在灯下做针线,看着灯头小了,母亲会用缝衣针把灯头挑一挑,这时候灯头就亮堂多了,一边挑,母亲还忘不了调侃一句“这要是让你奶奶看着,那可不依,嫌浪费”。哎呀,扯远了,这用煤油灯学习,名气就是不行,怎么学也比不了用萤火虫的古人。
现在人也有把萤火虫的功能发挥到极致的。家乡附近,有个萤火虫水洞景区,洞顶上生活着大量萤火虫,明明灭灭的,洞里有水道,小船儿在水道里行进,船里每个座位上有个耳机,带着耳机,人随着船晃晃悠悠,耳机里甜美的解说,引导着你注意洞顶哪里是银河,哪里是牛郎织女,哪里是北斗七星,还有各种美丽的故事,让你感觉如在太空。
夏日的夜晚,没了萤火虫,感觉少了很多美妙。引用一首儿歌,聊做回忆吧:
夜空里飞来一只萤火虫
提着一盏小灯笼
在我想念你的时候
飞到我的心中 飞到我心中
夜空里飞来一只萤火虫
提着一盏小灯笼
当我需要你的时候
你就送来光明 送来光明
希望的眼睛
美丽的萤火虫
你的心愿是明亮的小灯笼
希望的眼睛
美丽的萤火虫
你的心愿是明亮的小灯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