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飞鸟集•作业本
对《露天电影》标题的解读笔记

对《露天电影》标题的解读笔记

作者: 唯进步不辜负 | 来源:发表于2023-07-11 15:43 被阅读0次

这一节课,是卓老师针对《露天电影》标题的解读分析。《露天电影》的作者徐则臣,对用什么标题别有用心,通常标题掺杂诗意与带动感里面。例如《北上》《如果大雪封门》《跑步中关村》。读着这些标题,就让人感觉这里面有故事,有涵义。

我们眼里《露天电影》这个看似普普通通的标题,在徐则臣的小说里却代表几种不同的作用。

一:线索的作用。

什么是线索?一部露天电影就是线索,它起着接通过去与现在的作用。这部小说的故事内容,是因为露天电影而起,而秦山原就是放电影员,还是经常在那个叫扎下的小村里放映。这条线索就有了。

二:身份的作用。

主人公秦山原是一名放映员,代表着文化的传播。而与秦山原对戏的前村长孙伯让,则是代表学习的象征。他不仅喜欢、接受露天电影,还喜欢跟着秦山原学放映。这就是一个传播者一个是接受者不同的身份作用。

三:看似是由一块儿幕布组成,其实是一种障目与审判。起了对文化与愚昧的审判意义。

以下是卓老师对文章的解读分析。车子正跑着,顿了一下又憋熄火了。一句话用多个动作而给文章提速 。跑着、顿了一下、憋熄火了,这几个动词成功的让一辆平稳行驶的车子停了下来,而后顺理成章地让车上的人下来撒尿。不仅起到转折作用,也极有画面感。因为下车撒尿,是旅客坐车过程的必需。

一行人下了车,男人左边女人右边,水声相闻。司机说的好,出门在外穷讲究个屁啊!这句话不仅符合司机的性格特征,也接地气,更是文章的高明之处。借用司机这个工具人,让人物代表自己去说话,从作者的角度讲,代表着作者的观点去讲。车子半路上抛了锚,秦山原才有下车去扎下的可能,尽管他的目的地是海陵。所以前面写车子写司机,太合理了。

再接着往下读 。很多人下了车就地方便,秦山原却撑着伞小心翼翼地往前走,还需要找一个能遮挡的地方去撒尿,说明他的不同,也指出他的异质性,有独特之处。然而这些独特哪里来的,却是与前面的普通人对比得来的。通过人物凸显的方式得来的。前面讲他已忍了四次了,说明秦山原有尊严好面子,讲文明懂礼貌,一副文人形象,与那种喜欢就地解决的土老帽,形成对比 。

司机在车上催着快点快点,与秦山原却慢慢地撒尿又形成一个对比。作者对秦山原采用的是固定的全知视角,以男性视角而写。他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地方,憋了好久的尿得慢慢撒,才能享受这种忍了好久的释放感。这种写法的突质体现,是一种叙述上的“文似看山不喜平”的写法,不让情节快速完成,而是让故事在波动、迟滞、阻碍、转折中逐渐向前发展。这样,文章才能摇曳多姿显得生动形象。

秦山原回到中巴车上,一车人表情诡异司机朝他嘿嘿地笑,而秦山原则拎着行李下车了。司机不笑了,一句“还早呢!”承托了上文,也给秦山原顺利去了扎下起了辅助铺垫。

其实秦山原中途下车也蕴含了一层主题里面。一泡尿足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秦山原因为一泡尿下车,因为一泡尿看到扎下的界碑从选择再次回到扎下,自始至终因着一泡尿的牵扯,而左右着主人公的出行轨迹。因此说,半路坏车这段很必要写。

而秦山原一边撒尿一边想着要把它写进创作里,带有讽刺意义,也有某种暗示意义存在。我们通过读文可以了解到,界碑并非是立马出现的,而是他转回来时眼睛一亮,又转回去发现的,才有了后面司机说下车还早呢试图阻拦,但秦山原依旧义无反顾地下了车 。

总结这堂课学习心得。老师着重想是要讲如何使人物立体刻画。让人物生动鲜活起来。还有语言动作地描述,要符合人物身份特征。作者不要跳出来说话,而是要借助工具人或者其他人物展现出来。再就是通过对比的方式,体现人物的异质性。

再次感谢卓老师精彩的分享讲课!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对《露天电影》标题的解读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yxuu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