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喜欢的文章

读喜欢的文章

作者: 鹤鸣九皋 | 来源:发表于2022-05-14 22:34 被阅读0次

读网上一篇文章,分析鲁迅先生的小说《狂人日记》。先生在写这篇小说之前,一直在犹豫和挣扎,他对个人振臂一呼就能唤醒民众抱有怀疑态度。于是,就有了他与钱玄同先生关于要不要唤醒铁屋子里的民众的讨论。

鲁迅先生认为,从熟睡中死去,感觉不到死的悲哀。而叫醒了几个较清醒的人,让他们来受无可挽救的痛苦,是不必要的,也是残忍的。钱玄同说:“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绝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这句话改变了鲁迅,让他想着姑且可以试一拭:“因为希望是在于将来,决不能以我之必无的证明,来折服了他之所谓可有。”于是,便有了《狂人日记》这部伟大的经典之作。

关于狂人的形象。通过作者的描述,我们不难看出狂人患了一种时时担心被别人迫害的心理病。这个人物的原型是鲁迅先生的表兄弟。他一会说同事要害他,走在大街上,看到巡警,觉得巡警要害他。在他的脸上,时时充满了恐怖,阴森森显出狂人的特色。

后来,他被家人接回乡下,这病后来就好了。小说中的狂人形象在“表兄弟”的基础上,进行了更生动具体地艺术加工。

狂人的状态经历了几个阶段。

“今天晚上,很好的月光。我不见他,已是三十多年;今天见了,精神分外爽快。才知道三十年以前,全是发昏。”“爽快”其实就是开始发病了。什么促使他发病呢?是月光,月光象征着启蒙。

这是第一阶段,作者在这里给狂人发病安排了两层意思。别人看上去的狂人是发疯了,是精神病;而在狂人的精神世界里,他其实是从昏睡中清醒了过来,他的精神到达了新的境界。

第二个阶段,围绕着“看”与“被看”展开。“赵家的狗,何以看我两眼呢------赵贵翁的眼色便怪:似乎怕我,似乎想害我。”

看到自己被人看,被人关注,狂人紧张、焦虑甚至害怕。至于在怕什么,他开始了第三个阶段——探索。“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

为什么同村的人都有吃人的嫌疑呢?因为,在中国的历史上,人人都有吃人的基因。几千年来这种基因就像病毒,一个传一个,延续了下来。

狂人的发现,让他更加感受到了危机,不仅是外人,就连自己家的人包括哥哥都有可能向自己下手。外界的一切都象是房屋的大梁向他压下来。只要是与“吃”有关的,他就联想到吃人。

“我晓得他们的方法,直接杀了,是不肯的,而且也不敢,怕有祸崇。所以,他们联络,布满罗网,逼我自戕。”

明白了这一点,他反而没有以前那么害怕了。这是第四阶段。

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劝自己的哥哥不要吃人。

“他们要吃我,你一个人,原也无法可想;然而又何必去入伙。”可是劝转是无效的,所有的人包括哥哥在内,都认为狂人是疯子,谁会相信一个疯子说的话。

“他们岂但不肯改,而且早已布置。”

后来狂人渐渐发现哥哥也是吃人者之一,死去的妹妹的肉被掺在饭菜里,全家人都吃了,他自然也不能幸免。想到这里,狂人崩溃绝望了。

到底这个世界上,还有没有不吃人的人存在呢?可能只有小孩子了,所以,日记的最后写着:“救救孩子”

狂人最后怎么样了呢?鲁迅先生采用了倒叙的手法,在日记的开篇就借狂人哥哥讲出了狂人的结局:

“劳君远道来视,然已早愈,赴某地候补矣。”狂人不仅好了,回归了社会,还做了官。

看上去这是一个美满的结局,看完却让人脊背发凉:狂人变成了正常人,作为代价,他也加入到了吃人者的行列。

关于吃人,指的是封建礼教对人性的压抑与摧残。“存天理灭人欲”,天理大于一切,君权凌驾于人性之上,在天理与君权面前,人毫无价值。

这是精神层面的吃人,现实中,历史上都有这样的情况。书上写到狂人在路上遇到了一个年轻人,问他:“吃人的事,对么?”年轻人笑着回答:“不是荒年,怎么会吃人。”换句话说,如果是荒年,吃人就是合理的。而且向来如此,大家都是这样。

到这里,鲁迅先生更是借狂人之口喊道:“从来如此,便对么?”中国人并不回避吃人,甚至有时认为吃人是一件骄傲的事。

岳飞不是写过:“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这样热血喷张的爱国诗句吗?在爱国外衣的笼罩下,吃人合理化合法化。

还有“易子而食”,“食肉寝皮”等等残暴的事件,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上演。更恐怖的是,大家都默许了。书上就写到了两个吃人事件。

一是隔壁村的一个大恶人,被大家打死了。大家挖出了他的心肝炒了吃,据说吃了他的心肝可以壮壮胆子。大家都欢欣鼓舞。在他们看来,恶人自然是死有余辜,吃他的心肝是天经地义。“佃户说的大家吃了一个恶人,正是这方法。这是他们的老谱。”先给人安一个罪名,吃他就方便多了。吃人者身上再也嗅不到丁点的血腥味。

二是徐锡麟事件。1907年,徐锡麟在安庆刺杀安徽巡抚恩铭,率领学生军起义,激战4小时,失败被捕。次日,徐锡麟被杀于安庆巡抚门前,心肝被挖,用于炒菜。这些人欢欣鼓舞地吃着,丝毫没有人觉得这是灭绝人性的禽兽的表现。

读到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所描绘的吃人内涵要广阔深远得多,封建礼教只是表象,吃人的实质在于人性深处的恶意。人是由动物进化而来,人吃人是进化过程中残留的原始性,所有人有人性,也有兽性,当兽性控制人性,吃人就会发生。

这个时候,再来看狂人的害怕,就知道他怕的不仅仅是被人吃掉,更怕的是自己控制不住兽性,也加入到吃人者的行列。

狂人的努力是徒劳的,那么世间还有不吃人的吗?恐怕只有孩子了。鲁迅将最后的希望放在了孩子身上,在孩子没有被封建礼教玷污的时候,他们是有机会的。作者的深意在于,我们要对历史进行反省,只有真正认识到吃人问题的严重性,孩子们才不会重蹈覆辙。

相关文章

  • 读喜欢的文章

    读网上一篇文章,分析鲁迅先生的小说《狂人日记》。先生在写这篇小说之前,一直在犹豫和挣扎,他对个人振臂一呼就能唤醒民...

  • 2020-02-20

    以文会友 喜欢读文章 尝试写文章

  • 不喜欢读首页的文章!

    我每天都会在简书上溜达一会儿,看看朋友写的,关注专题里文章,但是很少去关注首页,也很少读! 按理说上首页的文章都应...

  • 我喜欢读老文章

    文 / 无影 1 就在刚才,我又关注了一位新朋友。印象中,以为是一百多个钻还是几十个钻,翻回去再一看,竟然是一千多...

  • 【长篇连载】孤城遗婴 自序

    自序 大凡写文章的人,必然喜欢读文章。喜欢读文章的人,往往情思敏锐。 情思敏锐靠什么来衡量呢?记得清末小说家刘鹗在...

  • 作家的文章教我们怎样走好人生之路

    曾经有人问我喜欢读什么样的文章,我总是会毫不含糊地说,我喜欢读源于生活的文章,喜欢读那些满溢着泥土芬芳和稻花清香的...

  • 你一定要学会独立思考

    一直以来,我都特别喜欢读微信公众号里的文章,尤其喜欢读关于职场奋斗之类的文章。这类文章能给处于职场中的年轻却不得志...

  • 母亲

    最喜欢读燕子老师的文章,温暖,充满爱,对多愁善感的我很是治愈。尤其喜欢读燕子老师写的关于母亲的文章。对娘的思念,和...

  • 我说的话题是我喜爱的博主

    Hi,吴主任是我最爱的博主,我喜欢读他的文章。 喜欢他的文章是因为每次读都能很平静,平和,文字真的好细腻,一点都不...

  • 从安妮宝贝到庆山

    十几年前就喜欢读安妮宝贝的文章,现在回头再读她的旧文章,依然喜欢。 年轻时读安妮,文字晦涩,阴郁,充满青春时期的叛...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喜欢的文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zamu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