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完美阅读

作者: 快乐的小神仙 | 来源:发表于2018-05-29 16:11 被阅读0次

    曾国藩曾说过,他最欣赏的状态,是“花未全开月未圆”,这表明了他的一种求缺的态度。

    缺憾是人生常态,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我曾经追求完美,但在阅读里走过的弯路告诉我,有舍才有得。不完美,才完美。

    刚开始看书的时候,我非常急功近利。很想看一遍就会,不仅如此,还想所有的知识都能做到灵活运用。其实稍微思考一下便知道,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但是想要收获的想法就是难以遏制,最终因为现实所得与理想预期差距太大,直接丧失了继续阅读下去的动力。

    动力不足,我开始寻找原因,一次看言情小说——墨宝非宝的《一生一世美人骨》,里面的人物说自己看《寻秦记》看过60多遍,到了后来,听到上一句台词就能流利地接出下一句。我恍悟:书第一遍看不会不要紧,可以多看两遍,看很多遍。每一遍都有点收获,积累下来,获得的知识是很可观的。

    后来,陆陆续续地看书也印证了我这个想法。甚至是速读的一些方法里也说过,速读就是在快速阅读中掌握关键信息,看书时,即使是读地再仔细,也必然会遗漏。懂得了这些,我的阅读之旅渐渐在不完美中前行。虽然缓慢,但是乐趣很多。

    我经常觉得,读书是一个探宝的过程,随着书中内容的铺展,有时读到一处,人会有热血沸腾的感觉。

    书中有着庞大的未知世界。这份未知,让平凡的人生充满刺激。

    至于“有舍才有得”,这也算是“不完美”的另一个表现了。

    《菜根谭》里有言:少则得,多则惑。我在阅读中也对这句话感受颇深。

    书海无涯,人得有所选择。这个选择是不容易的。我一开始阅读时,经常会从当当网上买书,有时一本书还没看完,就拆开另一本。突然觉得那本有趣了,可能又会拆开一本,这样导致自己陷入了一个非常混乱的境地。脑海中千头万绪,很难厘清。

    我总结原因,觉得是自己不够专一所致,读书时不能做到认准一本看完了再看下一本。而且我之所以不专一,和我率先想着“得”分不开。

    现在出版行业兴盛,出版商和图书公司在策划图书时于书的封面和腰封上寥寥几字就可将某本书吹嘘的天花乱坠。举个例子,某某图书,治愈心灵,回归自我。我一看到这样的字眼,就会很爱读。有时读着一本书不想读了,就会因为腰封上的几个字调头去看另一本书。但是读完了,它可能没有表面上说的那么好。也许还不如自己继续读刚才那本书所获得的多。因为太想“得”,反而有所失。

    因为太不专一,因为太容易被书封面的字吸引,太想从书中获得一些它在封面承诺给你的东西,我常常一本书没读完就去看下一本,这种不正确的行为最终导致看完的书的数量会远远小于自己拆开的书的数量。一些书很可能只看了一点点,最终造成了时间和金钱的浪费。

    读《曾国藩日记》时,里面如此说:一书未竟,不读他书——振聋发聩。

    我从此开始专一地看书。

    我知道,有些人遇到困境会看书,大概是为了救赎自己吧,将希望寄托于书里,想求得一个解决办法,结果没什么用,反而更加绝望。这真的没必要,有时在困境中毫无办法时,去寻找解决办法当然正确,但忍受困境也是必须经历的。在困境里其实就像走钢丝,忍过了战战兢兢,最终会回归平静。

    阅读是一个很好的习惯。我很喜欢曾国藩这个人,他作为中国最后一个传统文化代表,学冠古今。作为文人,却带出了名垂中国近代史的湘军。但即使是他,也每日坚持阅读,而且曾对自己的弟弟寄予这样的期望:千秋邈矣独留我,百战归来再读书。我觉得这种态度很值得学习。

    以上就是我关于“不完美阅读”的一些浅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不完美阅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zaoj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