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学生作文的本领不是教师课堂上教会的

学生作文的本领不是教师课堂上教会的

作者: 真快乐作文倡导者 | 来源:发表于2017-09-03 10:22 被阅读0次

学生作文的本领不是教师课堂上教会的

作者:杨克顺  "真快乐作文“倡导者、被业界和媒体誉为“快乐作文之父””

         长期研究中小学作文教学的缘故,不乏和文人墨客,或少有成功写作经验者议起学生写作之事。诸君较为一致的观点是:学生自能作文的本领不是教师课堂上教会的,而是学生自己写会的,是基于教师的有效指导下,学生主动通过多次反复尝试错误的练习中顿悟出来的。

        有人曾说:“只有写,才能真正会写。”这句话过分强调练习在学生作文本领习得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听起来,似乎有点道理。细嚼起来,反而觉得有点不妥。写,离不开写作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学生要有兴趣写,大体上还需要教师的具体、有针对性的指导。有了这样的前提,学生通过多次尝试性写作训练的经验积累,才会有成功写作的体验和顿悟现象出现。

         回顾大家起初习得自能作文本领的过程无外乎是:学生初学作文,在教师的指导下,凭借教师关于作文知识、写作方法的介绍、讲解,在头脑中构建起对作文大致的、模糊的、混沌的完形,通过多次反复的尝试性试误练习,在教师有针对性地指导、修正和主体写作经验不断积累的基础上,突然实现有意义的、有清晰结构的新的完形构建。从而习得作文的本领,揭开作文的神秘面纱。

           纵观这一过程,其实就是桑代克的试误说基础上顿悟现象,是由试误向顿悟转变的过程。试误是学习过程,顿悟是学习结果。桑代克认为:人的学习往往是在渐进地尝试错误和不断地犯错误的中逐步得到成功的。它与美籍德裔心理学家苛勒提出的学习顿悟说并不矛盾,是对苛勒顿悟说的一个有效补充。苛勒通过对大猩猩大量学习实验认为:学习是一个顿悟的过程,是通过对学习情境中事物关系的理解构成一种完形而实现的,是通过有目的的主动的了解和顿悟而组织起来的一种完形。它并不是在外部环境的支配下被动地形成刺激与反应之间简单联结,而是主动地在头脑内部构造完形、形成认知结构;也不是通过练习与强化形成反应习惯,而是通过顿悟与理解获得期待。顿悟的过程也是一个知觉的重新组织过程,从模糊的、无组织状态到有意义、有结构、有组织的状态,这就是知觉的重组,也是顿悟产生的基础。

        关于学生自能作文本领的习得过程,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理学家朱熹介绍古人的写作的成功经验时曾经说过:“古人作诗作文,多是模仿前人而作之,盖学之即久,自然纯熟。”朱熹的这段话过分地强调了古人作诗作文的本领是在天长日久多次、重复不断的模仿训练中习得的。这里的“盖学之即久”到“自然纯熟”,强调的是作文本领的习得是依照可仿的模本进行反复尝试性练习的强化作用。这里即忽视了尝试练习的试误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也忽略的学生在尝试性练习中的主观能动性和顿悟中的自主知识结构的构建。但是,朱熹提到的模仿和强化,对教师指导作文实践教学和学生自能作文本领的习得也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和价值。

        对学生自能作文本领的顿悟中习得的观点的认同,是有效指导学生作文教学实践的方法论和教学观。根据学生自能作文本领习得顿悟说的观点,教学中,教师应该向学生提供一定的学习情境或条件,让学生在感知和理解其间的内在联系或一定的关系,以便于在头脑中进行知觉重组,构建认知结构完形。譬如,在教师阅读教学中,结合文章学习,传授写作知识,必须以课文做样子,唤醒学生与文章作者相同的生活经历,借助作者在文章中写作技巧和方法,去让学生叙自己的事,说自己的话,写自己的文章。把写作知识巧妙地迁移到实际的作文训练中。通过学生的尝试性练习,教师针对学生练习中出现的问题、错误,进行有针对性指导其进一步地修正、完善,逐渐获得成功。学生借助课文的样子,在头脑中形成初步的、模糊的完形,通过主动的、有目的的尝试性试误练习,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反复练习,逐步修正、完善、理解,就会在头脑中突然实现认知结构的重组,构建新的完形。从而顿悟作文的奥妙,习得作文的本领。

        坚持学生作文本领习得顿悟观,要注意培养学生作文的主动性和对作文的兴趣。学生对作文有了兴趣,有了自觉主动的认知行为,才会在积极主动的心向指引下进行探究和尝试性练习。

          坚持学生作文本领习得顿悟观,要注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根据学生作文水平和生活实际,创设一定的情境,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和组织写作训练和强化活动,是写作知识在学生作文实践中尝试运用,实现顿悟,习得作文本领的关键和保证。从而避免单纯、盲目的训练或重复。

         坚持学生作文本领习得顿悟观,还要教师学会鼓励与赏识。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教师的鼓舞、激励,会唤醒、激发学生对写作的主动行为和热情。教师对学生写作中的表现,对学生作品中出现的优美句子、精彩片段或者写作方法上的“规范”给予肯定、赏识,是学生获得快乐的成功写作体验,形成经验积累,主动作文的源泉和动力。

        学生作文本领的习得,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教师课堂上教会的。就好比学习游泳,听教练在岸上指手画脚,空谈技巧,永远学不会游泳。只有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主动下得水去,多次尝试试误,甚至呛水,不断修正、完善动作,才能实现顿悟,掌握要领,习得游泳的本领。又好比学习骑车,学骑车的人总是在“教练的指导下,”反复练习,多次车倒人翻,并在不断地修正动作、姿势的强化练习中,突然顿悟,习得骑车的本领。写作本领的习得道理也是一样,同样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和主体实践的磨砺,学生写得多了,练得多了,选材方法、构思技巧等作文的技法,就会在不断地经验积累和反复练习的修正完善中,突然顿悟,自然习得作文的本领。

相关文章

  • 学生作文的本领不是教师课堂上教会的

    学生作文的本领不是教师课堂上教会的 作者:杨克顺 "真快乐作文“倡导者、被业界和媒体誉为“快乐作文之父”” ...

  • 一堂作文指导课前的思考

    作文是语文重要的组成部分,教会学生写作文是从小学到高中教师的重要使命。可是作文是老师教出来的么? 当然不是,作文有...

  • 如何教学生遵守课堂程序

    《如何成为高效能教师》第19章 课堂上的首要问题不是维持纪律而是缺乏程序和常规。高效能教师教会学生怎样负责的...

  • 课堂,一定要重视对学生的学法指导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可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远比传授知识更重要。 课堂上,教师应该注意加大对学生的“学法指导...

  • 读书笔记

    1.我们的课是为学生学习而上的,不是为教师教学而上的。这堂课用什么方法上,课堂上研究什么问题,我都听取学生的意见。...

  • 激发课堂能量,打造高效课堂

    一轮的新教师汇报课听下来,越发觉得课堂是一个能量流动的场域。 学生在课堂上习得知识吸收能量; 教师在课堂上引领学生...

  • 再读《致青年教师》

    教师不是演员 一位走向成熟的教师总会希望能在课堂上发现并保持自己的风格,同样也希望学生能接受自己。 学科教育,有课...

  • 89.怎样听课和分析课

    课是教学和教育过程的主要阵地,教师在课堂上每天实施着对学生的教养、教育和使学生全面发展。在课堂上发展学生的认识力和...

  • 【小学生作文】精彩活动

    我正在参加小学生作文大赛——游戏,非小学生组。 今天是我们期待已久的活动课,我们早早的就来到了作文课堂上...

  • 教师能做什么

    罗春燕 教师节,课堂上学生一句“老师节日快乐”,换我用一节课的时间和学生聊教师这个职业。(晚上还得把课补回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学生作文的本领不是教师课堂上教会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zbdj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