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国产年度压轴大剧《大江大河》热播,剧中几个主人公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起起伏伏,将观众们带回到曾经的岁月,得到了很好的反响。
剧中王凯饰演的宋运辉倔强、勤奋,让他从一个农村家庭走上仕途之路,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求新求变,成长为一个优秀的领导干部。
而与他事业成长之路并行的是他的情感和婚姻,将他性格中怯懦又有点自负的特点刻画的入木三分。
大学时期的宋运辉喜欢上图书管理员刘启明。
刘启明漂亮、聪明、出身好,他在好朋友虞山卿的帮助下追求刘启明,只可惜刘启明不喜欢有些书呆子气的宋运辉,这段感情便无疾而终。
在剧中这是宋运辉的初恋,他第一次对一个女人有了想要亲近的冲动。
接下来是宋运辉生命中的一个重要女人,也是他后来的妻子程开颜出现了。
宋运辉的室友大巡总是为难虞山卿和刘启明,作为刘启明闺蜜的程开颜为她打抱不平,很仗义的找大巡理论,在这样的机缘下两人相识了。
后来大巡因打架斗殴背叛10年,宋运辉多方游走,求助无门,程开颜主动站出来帮助宋运辉,令宋运辉对程开颜有了一份感激之情。
但在程开颜与宋运辉的婚姻相处中,程开颜一直在极尽所能的放低姿态,甚至可以说,已经低到了尘埃里。
但这样的相处不仅没有得到宋运辉的理解,还将两个人的婚姻推向了尽头。
最后一个女人是宋运辉的学生梁思申,相识时梁思申还仅仅只是一个小学生。
年龄的巨大鸿沟没有阻挡他们成为灵魂上的知己,他们在思想认知上高度一致,彼此契合,因为互相的仰慕而互相吸引,最终走到了一起。
在圆桌派中,马伊琍对婚姻中两个人的和谐相处做过一个非常精准的解读:
夫妻两个最关键的相处之道是能量上的流动。
好的婚姻,需要彼此成就。
是成就!不是迁就!
很多女人会把自己设定成为一个小媳妇,一味的迁就、迎合。
迁就老公,迎合婆婆、家人,低眉顺目的好像自己很是伟大,用自己的牺牲成就身边的每一个人。
换来的结果呢,没有一个人会领会这份付出。
无非成就了一个无能、没有承受底线、不能独立自主的人设。
曾经看到过关于婚姻的四个故事:
故事一:郭沫若
郭沫若一生与四个女人有过瓜葛,他对这些女人始乱终弃,毫无责任感可言,还会找出各种理由粉饰自己,甚至将抛弃说成是为了革命的牺牲。
这四个女人中有两个上吊自杀,10多个儿女对他充满怨恨。
晚年的郭沫若十分凄凉,在抄写死去儿子的日记中度过。
故事二:老舍
老舍钟情于一位资助过他的大善人的女儿,只可惜造化弄人,没能让她们走到一起。
后来老舍娶了一位同为新青年的女子。
在老舍一生的作品中,有过《无题》和《微神》两篇小说来纪念无果的初恋,但写妻子的文章不过寥寥几篇。
生活有些许艰难,两个人还能互相扶持,妻子对老舍的帮助也很多。
不幸的是他们遇到了文化大革命,妻子大义灭亲大字报举报丈夫,最终老舍投湖自尽。
故事三:沈从文
沈从文对大家闺秀张兆和一见钟情,在好友的撮合下结合,但因为背景的巨大悬殊,一度分居。
但在而后的大清算时期,张兆和回到沈从文身边,点醒他放弃写作投身研究历史。
并在文革期间捐出大部分娘家财产让小家庭躲过了十年浩劫。
他们的爱情或许只在沈从文身后,张兆和才略有醒悟,但却对这段婚姻尽职尽责。
故事四:钱钟书
钱钟书和杨绛的故事应该大家都很了解了,在五七干校期间,为了保护彼此,揪人头发,扇人耳光。
他们的爱情非常纯粹,不受任何世俗的观念的影响,真正的惘论世人,只问本心。
讲故事的人对这四段爱情做了一个总结,我想与每一个读者共享:
郭沫若的婚姻没有道德,所以下场很惨。
老舍的婚姻有道德但没有感情,平日还好,遇到难关,只求自保,不惜互损。
沈从文的婚姻有道德也有感情,只是缺少理解和乐趣,婚姻虽是稳定,但有很多的劳碌和抱怨。
钱钟书和杨绛的婚姻,有道德、有感情还有乐趣,所以他们不但是生活伴侣也是灵魂伴侣。
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有钱钟书和杨绛一般的境界,但是至少我们该学习沈从文的婚姻,有道德还要有感情。
道德和感情并存的婚姻,才能抵御住生活中的波澜。
【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