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中午孩子一直不肯睡觉,老婆去上班后我和母亲轮番抱着孩子在客厅走来走去。因为没有什么事可做,母亲就趁着她休息的空档给我讲述了她年轻时候的一次冒险经历,听完顿时觉得不寒而栗,差一点就没有后来的我们了……
母亲出生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什么三年自然灾害、大跃进、人民公社化、文化大革命她都经历过。今天要讲的这个故事和这几件事都没有太大关系,但是却是那个时代的悲剧。
据母亲回忆当时她才二十岁出头的年纪,我大体估算了一下差不多应该是1975左右的事情,十一届三中全会还没有开,人民公社化还没有结束,农村里到处都是社员集体劳动的场景。
母亲老家所在的位置被河流环绕,每年汛期河水都会上涨,沿河的庄稼经常被淹,导致颗粒无收。当时全国都掀起了一股“农业学大寨”的浪潮,各个村子都在平整土地,恨不得使荒山变良田、沧海变桑田,以增加粮食产量。母亲村子里也想着修个水库,汛期蓄水、旱季灌溉,可苦于没有经费来源,县里同意拨一部分粮食给村里,但是要村里自己出工出力。所以当年母亲的村子里所有人都投入到了一项伟大的工程——修水库。
为了保证在第二年汛期来临之前修好,大家伙没白没黑的干。当时在乡村小学当教员的舅舅白天在学校上课,晚上还跑回家来干半宿。母亲作为村里的妇女主任更是得发挥带头作用,干的比谁都多。那时候的人们心眼也实,没有一个偷懒的,尤其是他们这些年轻人,都不想让人家瞧不起,再就是都想给家里多挣点粮食。
当时的修水库不同于现在,没有大型的机械,全靠大家伙肩挑手扛。当时工作的主要内容是清淤,就是把水库挖得尽量深,再就是把里面的淤泥、沙子清理出来。当水库挖到二十米深的时候,下到库底就非常不容易了。母亲说当时在水库的一面斜坡上凿了几十个台阶,下到库底全靠踩着这些台阶,还得挑着扁担和水桶,下到二十多米深的库底,把桶里装满淤泥,再一步一个脚印的挑着扁担爬上来。如果要问安全措施有没有,答案是连个安全帽都没有。所有的施工人员、施工现场没有一丁点防护措施,即使是在半夜,工作也还要继续进行。现在想想,这样的工作怎么可能会不出问题。
那是一个中午,母亲从家里简单吃了口饭,还没来得及休息一下便匆匆来到水库工地上继续劳动,接替那些还没来得及吃午饭的人,身为村里的妇女主任,母亲更不能落后。和母亲交接的是一个本村和母亲差不多年纪的姑娘,但是辈分比母亲小,称呼母亲姑姑。母亲让她快回家吃饭,她却出于礼貌非要让母亲休息会儿,她再下到库底挑一担淤泥再和母亲交接。俩人就这么你推我让,可见那个时候的人心地真的都很善良!
就在她们推让的这不到一分钟的时间里,惨剧发生了。水库土层因为都是沙土质,再加上挖的太深了,有没有一丁点防护措施,在上面土层重力的作用下轰然塌方了。
泥沙像瀑布一般瞬间填埋了村民们辛苦挖好的水库,而库底还有两个青壮年男劳力在往桶里装淤泥。站在水库边上的母亲和那个姑娘侥幸逃过一劫,而她们像目睹人间惨剧一样,眼睁睁看着库底的那两个年轻人被生生活埋!
那两个年轻人,母亲和他们都很熟悉。其中一个是在外当兵的解放军战士,这次回来探亲,当天出来参加劳动是为了顶替她的姐姐,让姐姐在家休息一下。另一个被活埋的才刚结婚两个月,昨天还和母亲一起抬了整整一天的土筐,整个工地上数他俩最能干。这么两个鲜活的生命就这么一瞬间消失了……
水库塌方这件事迅速传遍了整个村子。在没有任何通讯设备的当时,所有的消息全靠口口相传。因为当时母亲是村里的妇女主任,又常下到库底清淤,所以当时在不明白情况的人群中传播着母亲被塌方埋了的传言。姥姥姥爷还有舅妈边哭边跑向工地,舅妈哭着说中午饭都没给他二姑做点好吃的,就吃了个煎饼就咸菜……姥爷到了工地上,跪在塌方后的水库边上,老泪纵横,边哭边喊我母亲的小名。当时母亲因为跑去书记家报信,没有在现场,更让家里人以为母亲被活埋了。当母亲重新返回工地,看到自己家人时全家又都抱在一起痛哭。在外教书的舅舅听说了老家水库塌方的消息,又听说母亲可能就在遇难者行列,便顾不得教书,飞奔回老家,沿途哭着喊妹妹……
母亲在讲这些故事的时候是流着泪的,为自己,也为那两个去世的年轻人。据说那个刚结婚的年轻人的母亲后来因为这件事疯了,每天做的一件事就是坐在门口等他儿子回家,刚开始是边哭边喊他儿子的名字,多少年后再见,已经哭不出来了,只小声在嘴里嘟囔着儿啊儿啊,也还是坐在门口等。
故事里的那个姑娘后来和母亲成为了很要好的朋友,每次见了面都和母亲畅聊许久,也会偶尔回忆一下当年的这段经历。当年如果她们当中的任何一个人提前半分钟下到库底的话,就没有各自的这一个大家庭了。
母亲说,经过那件事以后她一下就看清楚了很多事情,打那以后什么困难在她看来都不是什么大事,她都能抗过去。眼下,她能做的就是保重好自己的身体。她说,既然老天爷都在保佑她,她更要好好的活着。
我觉得我好像又重新认识了一遍母亲。
网友评论